供应链金融案例分析报告(必备3篇)

时间:2024-02-19 17:30:12 作者:admin

供应链金融案例分析报告 第1篇

元立方金服研究人员认为,P2P平台首选合作对象是核心企业,一是由于核心企业信用度高,基本不存在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二是核心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在日常的贸易往来中存在赊销债权。P2P平台撮合投资人和供应商达到借贷关系,以签订真实贸易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为上游供应商的抵押资产,以核心企业为担保,控制了金融风险。

P2P平台作为经营主体切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平台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及审批效率远超传统的商业银行,该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是短期问题,而银行审核时间长,融资时间长对其意义并不大。平台更加贴合市场、机动灵活,且资金来源风险偏好多样化,可以满足产业链上不同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平台资金来源多样,可以将不同债权标的打包设计成短期产品,收益较其他产品要高,符合目前理财投资人的投资特点。

成功案例--旺财谷就是典型的综合型供应链金融P2P平台,是一家专注于企业应收账款服务的融资和理财平台,针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转化率低的情况,平台将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设计成相对标准的金融产品,连接融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提供融资渠道,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资金困境。

旺财谷合作的企业包括中信集团等大型企业,还有部分世界500强,以及民营500强企业。其用户资源较广,旺财谷可以通过核心企业进行推广,还可以控制自己的风险。

这个案例是综合型的供应链金融P2P平台。还有一些是垂直类的供应链P2P平台,比如物流行业的物银通,化学品行业的摩贝金融等。垂直化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在垂直细分领域更加专业,对产业链的结构更加了解,更有利于风险的把控。

供应链金融发展前景

(一)供应链金融服务垂直化、细分化、专业化

目前,商业银行、核心企业、电商平台、P2P平台等供应链金融参与方都已在各细分产业、细分领域布局了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

各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为其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各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不断深耕各自所经营的一条或几条产业链,在充分了解行业属性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专业分析与研判能力,为各垂直细分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细分行业供应链金融模式或平台提供者出现。

根据不同的行业特性,供应链金融会向更垂直细分、更精准、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产业在线金融的综合服务将逐渐走向成熟。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线上化

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兴起和供应链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使得供应链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并诞生了在线供应链金融。许多商业银行也正尝试自建或者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

各参与主体通过建立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优化物流链、资金链和信息链,为大型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各参与主体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从而更准确判断衡量借款企业实际的还款能力,为解决金融核心业务中的风险定价提供支撑。

融资企业在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以自助申请贷款,平台系统进行实时审批,自动放款。企业每次借款还款均通过线上完成,手续简便、随借随还,极大地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

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打破了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供应链模式,拓宽了供应链金融的服务范围。

(三)供应链金融数据化

供应链金融最终是要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元立方金服研究人员认为,与传统金融相比,供应链金融不再单纯看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等静态数据,而是对企业的动态经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将贷款风险降到最低。

在“互联网+”浪潮下,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通过自建或者与大数据机构合作建立大数据平台,依托大量的真实交易数据来源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计算出各标准数据的区间范围,通过上下游企业数据的匹配,对贷款企业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全面合理判断,为贷款企业客户量身定制全方位、多维度的分析报告。该分析报告最大的亮点是数据实时变化,并提供了部分数据变化预测,对业务周期进行全程化、多维度的监控和测评,能够做到及时通知和给出建议,从而将参与主体的放贷风险降到最低。

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不仅可以快速地帮助各参与主体进行大量且非标准化的交易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而且还可以帮助参与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率以及融资服务效率。

当然,大数据离不开云处理,云处理为大数据提供了弹性可拓展的基础设备,是产生大数据的平台之一,除此之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也将一起助力大数据革命,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挥出更大效力。

(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平台化和生态化

我国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大趋势是做成产融结合的生态系统大平台。中国供应链金融向平台化发展和整合将是必然,由平台搭建一个产融结合、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系统。

供应链金融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平台企业是价值的整合者,是多边群体的连接者,更是生态圈的主导者。其终极目标是打造出拥有成长活力和赢利潜能的生态圈,这需要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与机构共同加入平台来实现发展。

(五)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产品的多样化

我国供应链金融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工业、商业、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业之间的跨界与融合,创新服务产品。供应链金融是在这一生态系统平台建设上搭建了跨产业、跨区域的、跨部门,与政府、行业协会、产业资本等各方广结联盟,物联网和互联网相融合的金融生态平台。具体的运营方式是通过平台链接的商业生态,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创建金融生态系,使得金融能真正服务于整个供应链的各类主体并推动商业生态的发展。

在国家支持政策的放开和“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包括商业银行、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供应链协作企业、电商平台和P2P平台等在内的各方参与主体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展开充分的合作和竞争,创新发展模式和服务类型。

供应链金融案例分析报告 第2篇

某动产质押监管公司在承办某粮食企业动产质押监管业务中,核库时对库内粮食(稻谷)价值采取办法是:质物(稻谷)价值=库内稻谷堆积长度×库内稻谷堆积宽度×库内稻谷堆积高度×稻谷密度(银行确认)×稻谷单价(银行确认)。经测量计算,该库质物总价值为500万元。该项目是输出动态监管,事过一个月,企业在办理有关手续后,预出库100万元货值的稻谷,为方便企业,监管员同意企业用铲车出库,即铲车铲出稻谷过磅除皮后计算稻谷的重量,而后乘以单价,额度控制在100万元。企业出够100万元价值的稻谷后,监管员发现库内粮食仅剩五分之三多一点了,后经丈量计算,库内稻谷的价值只剩下350万元,远低于应有的价值库存数。

供应链金融案例分析报告 第3篇

案例之一

问题:

1、 什么原因造成了质物出库后应存质物的短少?

答:原因有三:

1.核算员核库的取值办法单一,取值办法有误差,不准确,最重要的是没有和实际企业的.出入库方式进行协商;

2.监管员对业务不熟悉,选择的出入库方式不对,如果在质物清单上有说明或告知监管员,监管员还要用过磅的方式出库,说明监管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

3.银行对质押监管业务的不专业,银行确认质物的密度和价格,尤其是稻谷密度不可靠,当监管公司找到银行要相关数据时,应该告知监管公司其可能存在其误差及其预测的风险(据我所知,一般知名银行都有质押监管中心)。

2、 应采取什么方式出库才能避免上述现象?

答:决定采取的出入库方式的是核库的办法,即采取何种核库的方式,就采取何种的出入库方式。

第一种方式:如案例所示,核库的方式是“质物(稻谷)价值=库内稻谷堆积长度×库内稻谷堆积宽度×库内稻谷堆积高度×稻谷密度(银行确认)×稻谷单价(银行确认)。”采取的出入库方式就是用体积出库,即用不同比例的规格容器,通过计算容器体积和企业出库的数量,得出出库的数量。

第二种方式:如案例所示,核库的方式是“企业用铲车出库,即铲车铲出稻谷过磅除皮后计算稻谷的重量”采取的出入库方式就是质量出库,即用过磅的方式得出质物的重量,最后用企业出库的数量,相减得出出库的数量。

案例之二

问题:

1、 什么环节导致企业以少充多,以虚充实的行为发生?

答:企业的出入库环节,监管公司的初始环节,即对企业的出入库的监管。

2、 正确的出入库方式应该怎么操作?

答:正确的出入库方式是:“以入定出”,即入库多少,就出库多少,具体做法是原875吨油忽略不计,不去动它,企业只有入库多少,才能出库多少,如果要动原875吨油,就要银行出具提货通知书。

当然,还要依靠参加企业的每个月的盘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企业虚开进油单据的现象,如果企业有条件必须对企业的地磅进行设置,让其只能按实际数据打出单据,或者对油罐出口处安装一个仪表,可以读出数据,防止企业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