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合集23篇)

时间:2023-12-28 11:20:17 作者:admin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篇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语言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日语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日本年轻人流行语的研究,总结其产生的背景、语言特征。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能够了解日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及心理特征,进一步充分、多元地了解日本社会。

意义:日语中年轻人用语虽然不是正式的语言,但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因此,对于那些听着不太习惯,意思也不太清楚的年轻人语言及其特征进行研究也是有必要的。同时,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未来与日本的未来紧紧相连。日本社会将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可以说年轻人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日本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而充分理解年轻人的思考方式、世界观、价值观。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米川明彦(1998)在《若者語を科学する》一书中,提出“对于日语中关于年轻人用语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后才真正开始”。同时,在此书中,系统分析了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定义、种类和造词法等。可以说很大一步推进了年轻人用语的研究。

二、 小矢野哲夫氏在(1990)《わかいモンの言葉》、(1993)《流行語に見る現代若者像》、(1994)《女子大学生のキャンパス言葉》等论文中以年轻人用语为位相语,从年轻人用语的机能及其与现代语的关系的角度,进一步加深了研究。

三、 刘丽华(1996)在《日本年轻人用语》论文中,对年轻人用语的机能、领域、数量、造词法及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四、 杨宁(2017)在《从新语中的年轻人用语看日本年轻人的现状》论文中,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年轻人用语为对象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年轻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对于社会的态度和精神世界。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序论部分:

提出本论文研究、探讨的问题、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构成。

二、本论部分:

1.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定义

(1)年轻人用语定义

(2)年轻人用语特点

2.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产生背景

(1)心理背景

(2)社会背景

(3)历史背景

3.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来源

(1)网络、电视、漫画书籍等

(2)手机用语

(3)隐语

4.日语中年轻人用语的特征

(1)语言特征

(2)造词法特征

三、结论部分

提出研究日本年轻人用语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对本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进行说明。

方 法:对比法、调查法等。

主要问题:日文原版资料不足、缺乏权威书籍。

解决方法:向指导教师请教,开放系图书馆,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课题研究时间: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4月28日

进度安排时间: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30日—20xx年12月8日

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9日—20xx年12月30日

论文开题报告会 20xx年1月13日

搜集整理材料 20xx年1月7日—20xx年3月3日

论文写作 20xx年3月4日—20xx年4月2日

提交初稿 20xx年4月7日

修改论文 20xx年4月8日—20xx年4月27日

提交论文 20xx年4月28日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2篇

【关键词】四六级改革;新闻听力;讲座 /讲话;综合能力

听力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占着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的能力,让英语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的要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自2016年6月考试将对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试题做了局部的调整。

1 _六级听力题型分析

英语的四六级证书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四六级考试中,听力试题比重高达35%的重要构成,其题型也在一直不停的改革和变化中。这次的四六级听力改革在题型中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去掉了两大部分“短对话”和“复合听写”而增加了“新闻听力”在四级考试中;“讲座/讲话”在六级考试中。

短对话和复合听力写这两部分题型的取消,预示着四级考试开始对没有实际意义的语言考查的抛弃。通过图表及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革后的四六级听力更加重了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新的四六级的听力中,新闻听力录音材料往往来源于BBC或者VOA的新闻报道中,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听力能力。

2 _六级听力应试技巧

3 _六级改革后对教学的启示

改革后,学生的问题

无论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一致认为新闻或者是讲座/讲话是得分率不那么理想的部分,甚至很多学生一提到就痛苦不已。究其原因,有以下二个方面阻碍了学生英语新闻的理解:

词汇量大

新闻英语涉及的面广而大,内容丰富多彩,涉及的范围主要有:政治、经济、军事、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对学生对于不同的类别的单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新闻和讲座/讲话中往往有很多固定的缩略词,如: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等,在新闻中一般只会出现缩略词,所以学生需要多积累,不仅要明白缩略词中的每个字母代表的着英语,还要掌握它的汉语意思。

心理素质

由于新闻和讲座/讲话的难度,学生对于这类题目有一定焦虑和恐惧性。尤其是导入语。但导入语在整理整篇中又往往起到了总领全文并提炼主题的重要的作用,并且导入语中涉及的信息量也大,一旦学生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便无法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从而直接降低了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四六级改革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

将新闻和讲座/讲话带入英语课堂

以往的英语听力课中往往是以对话,或者围绕着一个主题编对话的形式。这些训练往往都是针对听力教材来进行的,所以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材上的体裁。教材上的话题多年不变,内容滞后,有些话题已脱离了现实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无法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从而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课堂上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英语的新闻或者是讲座。四六级的听力改革,增加了新闻和讲座这样的新题型,不仅能够很好接触到最新的前沿的信息,也能够增加新兴的词汇,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面对每篇的专业词汇和新兴词汇,也促进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慢慢的将新闻或者讲座在开课的前引入1到2篇。并围绕着相应的新闻展开口语讨论,逐步提高学生对于这两种体裁的关注度,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热点或自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学生感觉进入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了解英语语言在不同的层面的表达方式或者运用。

新闻和讲座/讲话的特点

当教师有意识的将这两种体裁引入到英语听力课堂中后,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在课堂上不应该一味的以教育为目的单纯的教授四六级考试的题型而应侧重于指导学生全面综合地了解这两种体裁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听力练习。

英语新闻主要一般由导语,正文和结尾这三个部分构成的“倒金字塔”型或者“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倒金字塔结构是把最重要的材料或者事件总体介绍情况放在篇首,主体部分按照材料的重要性来依次安排段落”。这意味着新闻的重点都在开头。因此学生可以抓住这样的特点来把握全文。

讲座/讲话的特点,讲座一般分为六个部分,即语篇结构语段,结论语段、评价语段、交互语段、内容语段和例证语段。“语篇语段一般指明语篇内容的发展方向,结论语段通常起到总结和概括内容,结论语段则是对话语段及结论语段涉及内容的评价”。所以这三个部分是构成讲座很重要的部分。因此,听力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听力的素材和这几部分的技巧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2016年6月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题型的改革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题型,同时改革后的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也需要不断的日积月累增加自己听力新闻和讲座的听力技巧,不仅要多听,还要增加当下新兴词汇。教师也应采取积极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的听力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听力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对于听力的兴趣及信心。

【参考文献】

[1]夏晓明.应用文写作[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国君.浅析英语学术讲座语篇的语段分析法及其听力理解[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3]张学筱.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宗思路[J].外语界,2008.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3篇

在以往的中考中,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除景物意境、诗眼炼字、名句赏析、表达技巧、情感内容等常规题型外,还出现了一些特色题型,现择取部分作详细解析,以供同学们学习积累。

一、鉴赏诗词中的数词

【例1】(2009四川乐山卷)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写道:“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苏轼在《春江晚景》中也有这样的句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借助表示“少”的个位数词“七八”“两三”“三两”,将星星稀少、夜雨稀落、桃花稀疏的情调表现得十分生动。这种以数词入诗的用法,显得别有情趣。

请你鉴赏下面这个句子,看看其在数词运用上跟上面谈到的诗句是否相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月的雨,四月的风……”

【解析】汉语中有大量使用数词的现象(指中文数词),无论是古汉语中流传下来的词语、诗句,还是现代汉语中的熟语、日常用语或方言,数词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古诗词中,许多诗人喜欢用数词来描写烘托特定的艺术情境,让看似平凡的诗词句子大放异彩,耐人寻味。诗词中的数词大多用于虚指,语义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合理使用可以达到虚实结合、通俗易懂等艺术效果。例1所列举的诗词中的数词均非实指,意在强调“少”,而鉴赏句中的“三月”“四月”则是序数词,就是实指三月、四月,两者对数词的运用显然不同。

二、评说他人的诗论

【例2】(2009福建龙岩卷)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有人说,诗只能意会,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解读。这道诗歌赏析题为考生提供了一则他人对《江汉》这首诗的评论,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一些常规题目相比,这种题型的难度要高一些,考生不但要对诗词内容熟悉,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分析、比较能力。示例:同意。诗人在诗中以落日自比,抒发了虽已暮年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诗歌颈联即可看出诗人不服老,不怕病,积极用世的精神;尾联则借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虽已年老,并非毫无用处,再次表现出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热情。或:不同意。因为诗歌中的片云、孤月、落日、秋风、老马等意象传达出的都是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诗的结尾两句更流露出一种报国无门的怨愤。

三、将诗词与链接材料结合考查

【例3】(2009四川达州卷)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链接]《华西都市报》6月1日报道 邛崃市实验中学15岁的初三学生邹林颖几天前获得了第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全球总决赛冠军。该生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她学习一直勤奋,尤擅文科,学业训练兼顾,为人谦逊低调。

结合选文,联系文意,结合链接内容,谈谈作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你,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学业。

【解析】颜真卿的这首励志诗家喻户晓,诗歌本身通俗易懂,意在劝勉人们珍惜时间,刻苦读书。但这道诗歌赏析题没有局限于诗歌本身,而是引入了一则链接材料,这就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意境。链接材料中的主人公是中学生,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距离,极易引发考生对自己人生的思索。具体解答时只要能抓住勤奋、惜时、静心、戒躁等方面阐述即可。

四、将插图与诗歌意境结合考查

【例4】(2009四川眉山卷)请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后面的题目。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4篇

讲述人:荣秋艳/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在高考前的一个月里,我们需要用一些高效的小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1.总结反思法

在最后30天,如果你仍是一味地做题,不注意方法的总结,那么,你就无法对高考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学们可及时总结同类问题的解题通法,将所有做错的题目都一一弄懂,并把题目的易错点用红笔标出来,在最后的30天里勤翻阅,加深印象。

2.分类对比记忆法(以语文为例)

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能使我们的记忆更快速、深刻。以语文为例,在记字音、字形时,我们可以把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多音字分类整理到学习卡片上,如冬夏常青、万古长青、常备不懈、长年累月这几个词语中的常、长字就比较容易记混淆,这样对比着记忆效果会好得多;在记忆成语时,我们可以分类整理――不能带宾语的成语(司空见惯、妄自菲薄、充耳不闻、贻笑大方等)、夫妻专用的成语(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等)、谦敬成语(蓬荜生辉、鼎力相助、敬谢不敏等)、老年专用成语(鹤发童颜等)……

2.定时定量练习法(以数学为例)

高考时间有限,因此做题速度显得尤为重要。我建议大家平时采用定时定量练习法,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定量的题目,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例如,数学考试要求考生在120分钟内完成22道题目,那么同学们就要给每个题型设定时间:选择题花费30分钟,填空题花费10分钟,剩余时间交给大题。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仍旧做不完某个题型的题目,你也要勇敢地舍弃!

3.用心记录新知识(以英语为例)

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在做阅读理解时,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生词,这些都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单词,建议大家把它们摘抄下来,这样无形中就会比别人多学很多单词,在以后做题时就比别人更占优势。

4.时政热点结合法(以政治为例)

高考命题会参考时政热点,所以我们也应该结合时政热点来备考。以政治复习为例,我们平时可多看时事新闻,并从中挖掘出课本的知识点,看这些新闻涉及哪几个方面的知识――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度。

5.合作W习法(以历史为例)

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使我们的学习更有趣也更有效率,我们可以和几个好朋友组成学习小组,在休息时间轮流出一些基础题,大家一起做,一起总结易错点,共同进步。例如历史学科零碎的知识点较多,每个人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同、知识漏洞也不同,通过相互间的提问回答,不知不觉中我们便能补充很多小知识。

我们班有一名女生,平时老是“没心没肺”的,喜欢在寝室里给我们讲历史书里的故事,不管别人听不听,反正就是自顾自地讲――因此她把史实记得非常牢固。文综的其他科目,她也是没事就会找同学说一说,不为别的,就是逼迫自己重复记忆。我们当时都觉得很搞笑,没想到高考时她的文综成绩是我们班的第一名,也是全省第一名,我们都惊呆了。最后她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我们都非常佩服她。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5篇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教学理念。认真总结牛津英语上一届初三的教学经验,努力把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打扎实,同时还得加强对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为明年的中考奠定基础。

9月份:

2、安排好备课组内互相听课人员,继续做好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工作,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3、第四周为迎接区进修学院“二期课改”视导工作,组内成员群策群力,集体备课,给进修学院领导留下好印象。

4、出好两个单元的测验卷,包括月考卷,且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5、适当布置国庆长假的作业。

6、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60字左右的小作文,老师必须认真批改,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0月份:

1、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听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为,这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

2、搜集历年来中考的英语的好的试题,建立中考英语题库,为下学期总复习作准备。

3、第七周组内陆敏建要开一节高级教师展示课,我们组内成员献计献策,集体讨论,使她的课上得圆满成功。

4、出好第

三、四单元测试卷,且做好试卷分析工作。

5、做好期中复习指导工作。

6、期中考试。

11月份:

1、认真做好试卷的质量分析工作,且做好书面材料。

2、进行一次听力、阅读理解赛,然后选出前50名学生参加区里的阅读竞赛,为学校争光。

3、为参加区科普英语竞赛的同学,继续加练辅导,力争比去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4、出好五单元的测验卷,如11月份的统考卷。

12月份:

1、做好11月份月考卷的质量分析工作。

2、有机会争取走出去听课或了解有关中考信息,尽量少走弯路。

3、出好第七单元的测试卷和12月份的月考卷。

4、适当布置元旦节的作业。

1月份:

1、做好期末复习指导工作。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6篇

【关键词】语料库;译文分析;翻译策略;比较研究

一、引言

语料库和翻译研究的结合产生了一种连贯、综合和丰富的研究范式,它涉及了翻译理论、描写和实践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语料库分析方法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语言,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文本进行自动分析。本文采用AntConc和ParaConc软件以及微软word的查找替换功能对《荷塘月色》的两种英译文的翻译策略进行统计和对比。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词汇密度

本文主要使用了数据库处理软件antconc,在生成词汇表的同时生成了两个译文的基本信息,包括:两个文本的形符、类符、类符形符比。两个译文的基本信息如下:

表1两个译本中类符/形符的相关统计

项目朱纯深译文《中国文学》译文类符392345形符789697类符/形符比计算词汇密度的方法是:

词汇密度=不同单词的数量/所有词汇×100

根据表1显示,朱纯深译文的形符数多于《中国文学》译文,且类符/形符比略高于《中国文学》译文。表明《中国文学》译文的用词变化度不如可比文本,重复率较高,词汇密度小,而朱纯深译文语言使用较灵活,更趋于创造性。

(二)两个译文按频率排列TOP10词的比较

Rank12345678910朱译theainofisandIlikemypond中译theandofainwasIlotuspoolfrom 两种译文排列前几位的高频词汇基本上均是the, a , in, of,and. 尽管顺序不一样,基本与英语国家语料库中高频词使用的前六位(to除外)一致,说明两种译文都较符合英语语言表达。

(三)原文中比喻词的翻译比较

原文中采用了较多的比喻句来描写景色,其中用到了“像”,“如”,“仿佛”等比喻词,为了对比译文中对这些比喻词的翻译,使用paraconc软件中的parallel concordance功能分别对两种译文与原文中的比喻词进行对比分析:

原文出现频率朱纯深译文出现频率《中国文学》

译文出现频率像3like2seem1like1/1as1又像1like1seem1如3/1like2like3正如1like1like1又如2like2like2仿佛2like1like1as if1seem1其中“/”表示译文将原文中的明喻作暗喻处理,即译文中没有比喻词出现。例如:在朱纯深译文中:

The moon sheds her liquid light silently over the leaves and flowers.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在《中国文学》译文中:

...while in a flash the scent was carried away.

(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朱纯深使用like一词共9次,seem共1次,as if共1次,暗喻处理1次;《中国文学》译文使用like一词共8次,seem共2次,as共1次,暗喻处理1次。虽然整体基本相同,相较之下,《中国文学》译文使用比喻词的基础译词“like”的次数少于朱译文,因此它在翻译比喻句时的词汇丰富程度上略高一筹。

(四)平均句长

首先运用AntConc软件分别统计两个译文文本的总形符数,然后用word软件的查找替换功能,通过查找替换,计算出句子总数,最后计算出平均句长。平均句长=总形符数/句子总数。通过以上方法计算出:

朱纯深译文的总形符数为789,句子总数为36,平均句长为

《中国文学》译文的总形符数为697,句子总数为29, 平均句长为

句子越长,其理解难度越大,同时其语言也更正式。与英语句子平均句长为个单词相比,两种译文的平均句长远高于普通英语句子的平均句长,说明两种译文相较于普通英语其理解难度大,且《中》译文比朱译文平均句长大,所以《中国文学》译文的理解难度更大。

三、结论

本文运用语料库的统计方法,从词汇和句法两方面对《荷塘月色》的两种英译本——朱纯深译文和《中国文学》译文进行了粗浅的分析,通过比较《荷塘月色》两个译文在类符/形符比、高频词、比喻词的翻译、平均句长等方面,可以发现不同的译者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高频词比较,发现两种译文都比较符合英语语言表达。朱纯深译文词汇密度较高,语言使用灵活,有创造性。《中国文学》译文降低了词汇密度,使文本容易读懂,但平均句长比朱纯深译文大,所以在句式理解方面又有了些许难度。总的来说,《中国文学》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忠实原文。另外由于所选取的语料较小,得出的结论还待使用更大的语料库来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1]王立菲.计算机辅助第二语言研究方法与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田行宇,梁梅红.基于语料库的英文审计报告文体特征分析[J].商业现代化,2011,(3).

[4]张思.中西媒体英文报道词汇特征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

[5]张文令.语料库与译者培养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0,(6).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7篇

下面笔者就把夯实词法、句法知识教学而带来的益处一一向大家说明,共同体会重视语法教学学习的重大意义。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字音字形的识记理解

高考中选择题第一题常会考察多音多义字,学生复习时必须认识该字的不同语素的含义,结合汉字造字法和词的特点,掌握他的读音。字形的识记在语言知识运用和语言表达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却常常不得要领,经常写错字,做错字形题。例如:粘:①nián-液;②zhān-贴,前者字音可以会意法识记,后者以形声字特点把握字音,亦可以用词性来区别读音,形容词时读“nián”,作动词时读“zhān”。

2.同义词(指实词和虚词)的辨析

高考复习中,在这一专题的学法指导中,我会教给学生语素分析法和词分析法来区别同义词的使用特点。例如:①分析词性法:疑窦(名词)/疑虑(动词)、重创(动词)/创伤(名词);②语素分析法:称道(赞扬)/称奇(奇妙)、淡去(离开)/淡忘(忘记)。

3.辨析语病和修改语病

语病题型在高考中常见的有六种病句类型,在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份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指代不明和不合逻辑等语病的辨析中离不开对句子主干成份划分这一基本方法的使用。例如:①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定语和中心词的位置颠倒)②张大海临危不惧、舍已救人的革命精神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谓搭配不当)③[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 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缺主语)④漫山遍野到处是水果:梨、苹果、柿子……。(成分赘余,“漫”有“遍”之意,语素分析法提高了辨析语病的能力)⑤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结构混乱)通过对以上病句的辨析,我们都用到了词法、句法的知识,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掌握划分主干成份的知识,用它来分析复句语意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使用标点符号。例如:①我问过他怎么没来?(通过划分主干成份,我们发现“怎么”是不定代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句末应用句号)②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在一起的(运用句法知识,可知此句第一层次是分总的复句关系,所以第二个分号应改为冒号)。从以上两例中可以看出掌握单句划分成份的方法、会分析句间的语意关系,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语意。

5.修辞手法的辨析和理解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8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六级 翻译题 考点 解题技巧

一、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需要,更加全面地测量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2006年对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大纲进行修改,并在2006年12月的考试中开始全面实施。在试卷构成上,四级和六级考试都增加了句子层面的汉译英测试,所占分值比例为5%。翻译部分为汉译英,共有5个句子,句长约为15―30词。句中已用英文给出一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将括号里的汉语部分翻译成英文。考试时间为5分钟。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考核的语言机能及要求”里,对翻译部分有如下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将单句中的汉语部分译成英语。翻译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按英语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1]

可见,改革后的四、六级考试全面测试学生读、写、听、译的水平,更注重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改革后增加的翻译部分虽然所占的比例不高,但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开设翻译课,翻译技巧的训练较少;缺乏双语翻译的练习和技巧训练,单靠一些翻译练习题,学生总觉得考试时力不从心。

其实,新题型中的汉译英补充句子主要是测试学生对短语、常用表达法、惯用法的中译英能力,不涉及任何专业知识和专业名词的考查,更不涉及一些文字风格或文化信息的转译。其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对常用句子、短语或习惯用语的汉译英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目的。只要认清该目的,了解历年来考查的重点,总结答题的技巧,配合日常的训练,学生就能游刃有余地完成翻译部分。

二、历年翻译题的考点

三年多来,四级考试翻译的考点主要是词组短语、从句、结构(虚拟语气、倒装)和习惯用法这几方面内容。请看以下“考点”统计表和各考查点的分值比例表。[2]

六级考试翻译部分的考点与四级考试非常接近,主要是词组短语、语法结构(虚拟语气、倒装等)、惯用表达法和高频词。与四级考试的翻译考点相比,六级的考查点有以下特点:更加多样化,从句的考查偏少,更注重高频词的考查等。请看以下六级翻译“考点”统计表和各考查点的分值比例表。

三、考点分析

(一)常用短语

在历年的翻译考题里,短语的考查所占的比例最高,而且很多时候还跟其他考点一起考查;这些短语都是常用短语,主要是一些固定搭配和词组,是四、六级考试的重中之重,为出卷专家所偏爱。因此,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出现,并在过去的四、六级考试中频繁考到的重点词组和固定搭配,考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可结合历年的考题模式掌握其特点并归纳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句1:(多亏了一系列的新发明),doctors can treat this disease successfully.(07年12月CET-4)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短语thanks to(多亏了……)和a series of(一系列的),两个短语合并一起考查。“新发明”译成new inventions。故答案可以是:Thanks to a series of new inventions。

例句2: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failed to .(将人们的睡眠质量考虑在内)(07年6月CET-4)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短语take...into account/consideration(把……考虑在内),“人们的睡眠质量”可以翻译为people’s sleep quality或the quality of people’s sleep。最终答案为take people’s sleep quality into account。

例句3: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poor functioning of the human body is.(与缺乏锻炼密切相关)(09年6月CET-4)

解析:本题考点是短语be relative to(与……相关的;有关系的),“密切相关”应配合副词closely进行翻译;“缺乏锻炼”翻译成名词短语the lack of exercise。答案可以为:closely relative to the lack of exercise。

(二)语法结构

翻译题的语法结构考查主要是考查虚拟语气、倒装句和被动语态等方面内容。在上面考点列表中,把被动语态分开,主要是指虚拟语气和倒装结构。下面根据例句浅析这两个语法点的基本用法。

虚拟语气结构

虚拟语气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愿望、假设、怀疑、猜测、建议等;它主要是用来表示主观愿望和假设的情况。虚拟语气在条件句中的应用和在某些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中的应用是虚拟语气最基本的两大类用法,也是四、六级考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语法点。在四、六级考试中,虚拟语气是必考的语法点;在翻译题中,虚拟语气的考查也十分常见。以下面例句为例进行解析:

例句1:If she had returned an hour earlier,Mary.(就不会被大雨淋了)(09年6月 CET-4)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虚拟语气和被动语态。根据状语从句“If+had done”可判断这是一个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条件句,考虑整个句子的意思,主句的动词形式应该是would+have done。同时,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句子的被动语态和否定意义,“被雨淋”的翻译应该配合固定搭配译为be caught in the rain;故参考答案为:would not have been caught in the heavy rain。

例句2:Mary couldn’t have received my letter, .(否则她上周就该回信了)(08年6月CET-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or(否则、不然)的假设情况虚拟语气。“回信”可译为:make a reply/reply it;根据句子的意思判断这是对过去的虚拟,于是答案应为:or she should have made a reply/replied it last week。

倒装结构

倒装(Inversion)是一种语法手段,用于一定句子结构的需要和强调某一句子成分的需要。英语句子的倒装一是由于语法结构的需要而进行倒装;另一种是由于修辞的需要而进行倒装。倒装句的语序有两类: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前者是整个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后者则是操作词置于主语之前。

例句1: (直到他完成使命)did he realize that he was seriously ill.(08年6月CET-4)

解析:本题考查部分倒装句的用法。结合后面英文部分的倒装特征,“直到”应译为not until;连词not until具有否定意义,常用在倒装语序中。“完成使命”译为:accomplish the task;配合后面的时态应将前面部分译为过去完成时。 故参考答案为:Not until he had accomplished the task。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句2:The witness was told that under no circumstances

(他都不应该对法庭说谎)(07年12月CET-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倒装句的用法。 当否定词前置时,情态动词或助动词与主语的位置要交换,故要将自然语序he should lie to the court/he is allowed to lie to the court译成倒装语序,于是答案为:should he lie to the court/is he allowed to lie to the court。

(三)各类从句

在历年来的翻译题中,考查的从句几乎涉及所有类型的从句,以主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为主。 其中,有很多不是考查一个完整的从句,而是从句的一部分。 例如:

例句1: (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 is that Simon is a lover of sports,and football in particular.(09年6月CET-4)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主语从句,这可以从后面的系动词和表语从句判断出来。 于是,“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应译为特殊疑问词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What many people don’t realize。

例句2:The antivirus agent was not known.(直到一名医生偶然发现了它)(08年12月CET-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状语从句和英语短语by accident/by chance的用法,同时考查not...until句型。此处的“发现”可翻译为discover,而不能用find;“偶然”可译为by accident/chance或accidentally。故参考答案为:until a doctor discovered it accidentally/by accident /by chance。

(四)惯用表达法

在四、六级的翻译题中,对惯用表达法的考查也有不少,且很多时候与虚拟语气、倒装结构、短语等的考查没有明显的界限。惯用表达法虽数量庞大,多种多样,但在四、六级近几年的翻译题中,没有晦涩、少见的表达法考查;相反,很多都是常见、实用的表达法。例如:

例句1:Soon after he transferred to the new school,Ali found that he had(很难跟上班里的同学)in math and English.(09年6月CET-4)

解析:本题考查惯用表达法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omething(做……有困难)和短语catch up with(跟上/赶上……)的用法。根据上下文给出的英文提示,答案应为:difficulty (in) catching up with his classmates。

例句2:Since my childhood I have found that.(没有什么比读书对我更有吸引力)(06年12月CET-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没有……比……更”(nothing is more than...)这一惯用表达法。同时应注意“吸引”可译为:be attractive to somebody/be appealing to someboday;考虑其比较级的特征,参考答案应为:nothing is more attractive/appealing to me than reading。

四、解题技巧

四、六级翻译虽然题量不大,分值比例不高,但仍不容忽略。只要把握好一定的答题技巧,正确地进行练习训练,肯定能得心应手地答好题。

翻译的过程有必不可少的三大步骤:1.阅读并分析原文;2.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3.对译文进行修订;四、六级的翻译虽然是简短的补充翻译,但离不开这三大步骤。结合这三大步骤和四、六级翻译题的特点,总结具体、实用的答题技巧如下:

(一)仔细阅览,理解句意。

这一步骤是进行翻译的基础,只有通过仔细的阅览,充分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翻译才能顺畅地进行下去。在考试的时候,紧张的答题气氛肯定会让考生无法像往常一样沉着答题;翻译题是最后的一道题,时间紧迫,临近考试结束,更让学生觉得时间不够,无法冷静地答题。很多学生反映做翻译题时,看也匆匆,下笔也匆匆,只觉得考试快结束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四、六级的翻译题主要是考查常用句子、短语或习惯用语的汉译英的能力,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之内,只要沉着冷静答题,胜数很大。首先,应仔细阅读整个句子,联系英文部分并结合括号里给出的中文内容,理解整个句子的主要意思。翻译题主要是补充翻译,这类题型给考生限制的同时,也给出了一部分提示,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其次,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整个句子,明确汉译英部分与给出的英文部分的联系,把握整个句子的结构。确定汉译英部分属于句子的哪个成分,是否需要增加词语,等等。例如:

The auto manufacturers found themselves.(正在同外国公司竞争市场的份额)(07年6月CET-6)

接触到考题时,考生应先从英文部分和括号里的内容确定整个句子的大概意思。大意为:汽车生产商意识到他们自己正和外国公司竞争市场份额。接着,确定句子的各个成分;主谓齐全,主语为the auto manufacturers;谓语为find;该句子主要缺少宾语成分。本题主要考查现在分词作宾语的用法。

(与我成长的地方相比),this town is more prosperous and exciting.(08年6月CET-4)

首先,考生应把握整个句子的大意。句子大意为:与我成长的地方相比,这个城镇更繁华、更有激情。接着确定句子的各个部分。根据原句,给出的英语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前面是一个逗号,故需要翻译的部分应该是一个从句或独立结构。敏感的考生也会发现汉译英部分还包含了一个定语从句。

(二)把握考核重点,逐一击破。

在理解句子大意和确定句子各个成分的基础上,把握住翻译部分的考点,充分联系整个句子和翻译部分,逐一解决考查点并注意根据整个句子的语境与语义合理选词组句。这一部分要求考生要充分复语法点,特别要熟知一些常用短语、虚拟语气、倒装句的用法和一些惯用表达法。在补充翻译的题型限定下,要拘泥于原文,忠实原文,但要考虑各个考查点和其他译文是否流畅自然,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切忌缺乏准备,便直接把汉译英部分逐字翻译成英语。同时,开动脑筋,不要钻牛角尖只坚持一个答案。译文表达可以灵活转变,很多四、六级翻译题都有多个答案。只要配合好原文,在忠实的前提下顺畅地翻译好汉语部分,就可以多样化灵活地选择英语的译文。例如:

(直到截至日他才寄出)his application form.(06年12月CET-6)

考生在理解句子意思和确定句子各成分之后,应明确该题的考点是倒装结构和状语从句,“直到……才……”可译为not until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not until位于句首时,主句要用倒装结构。同时汉语部分的“寄出”可译成英语的to mail/to post/to send out;考生可根据题意,选择有把握的答案进行答题。

Our years of hard work are all in vain, .(更别提我们花费的大量金钱了)(07年6月CET-6)

考生在理解整个句意之后,应确定前面的英文部分已是完整的句子,故需要翻译的汉语部分应该是一个从句或独立结构等,同时应注意到其中还包括一个定语从句。接着确定该题的考点是词组的用法,“更别提”可译为词组not to mention/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大量”可译为词组a great deal of/a variety of/a large amount of;英语的译文可以有多种选择。

(三)完成句子,小心核对。

翻译的第三阶段――检查核对润色阶段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确定考查点后,根据句子的句式和给出的英文部分填补完整,在注意不要逐字翻译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缺词漏词。接着,检查补充部分是否与前后的英文部分搭配流畅;注意时态的变化、单复数的选择、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词语、句子是否应倒装等问题。同时应注意避免字迹潦草、单词书写不规范、拼写错误等。最后,在进一步推敲译文语言后,默读整个句子,作最后的检查核对。

五、结语

总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汉译英翻译题看似困难棘手的新题型,实际上则是对考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只要广大考生能很好地把握这一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考点,掌握答题的步骤和技巧,加以相关题型的必要练习,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李树德.CET-4“翻译题”考点与解题技巧[J].海外英语,2010,(1):62-64.

[3]迟梦筠.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解析与教学重点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40-41.

[4]彭美娟.探究CET-4翻译部分考点面面观[J].海外英语,2009,(11):62-63.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9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试题特点 应考技巧

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以下简称PRETCO)作为验收高校专科层次英语教学质量的标准。它是反映和评价该层次在校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标准化水平考试,是教育部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有些学校(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将该考试与学生毕业相挂钩。因此,PRETCO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PRETCO考试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从语言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方面来考查学生,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100分为满分,取得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考试方式以笔试为主,有些省份采用无纸化考试,例如笔者所在的广东省,2004年开始试行机考。

PRETCO考试如此重要,但我校学生的通过率却不尽人意,以2005、2006和2007级专科学生为例,每次通过率都徘徊在30%左右,比全省平均通过率低了将近20个百分点。在与兄弟院校的同行沟通后发现,他们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有效指导学生备考,提高通过率,成了大学英语(专科)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

笔者尝试分析PRETCO五个题型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应考技巧,来帮助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以期帮助更多的学生通过考试。

1. 正确选材,听说结合,强化训练――应对Part I听力理解题型的制胜法宝

Part I听力理解占总分的15%,分为短句、对话和段落填空。根据《基本要求》,学生需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材料,如问路、面试、购物等。因此,教师应选择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陈述或对话来当作学生的训练材料。为了达到以“说”促“听”的目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要求学生分角色扮演(role play),此法深受学生欢迎。例如在听完有关入住酒店的对话后,学生通过模拟操练对话,牢牢掌握了“check in入住”、“rate房费”、“check out退房”等表达,后来再碰到类似的题目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答对。

想提高听力得分,除了多练之外,还须掌握一定的技巧。(1)抓紧时间审题。第一部分只播放一遍,这就要求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利用听前的“Direction”迅速浏览题目和选项,捕捉尽可能多的信息。(2)抓主要信息。第二题是考学生对dialogue会话的理解,特别要提醒学生留意关键词,如when,where,who,what等。(3)在做第三题短文填空时,先听懂中心意思后才答题。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采取的是无纸化考试,在电脑上答题比传统的笔试要难得多,需要学生有很快的反应能力及打字速度。所以,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养成速记速打的习惯。

2.扩大词汇量,善于总结――提高PartⅡ语法结构得分的不二法门

Ⅱ语法结构题型分多项选择题(占总分5%)和词形转换填空题(占总分10%),考查主要分为三类:固定搭配(包括动词词组搭配、介词搭配等)、词义与短语辨析和词形转换。学生最容易在该部分失分,尤其是词形转换这10分,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拿到1―2分。这是因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非常薄弱,词汇量少,语法知识匮乏,而该题型恰恰考查的是非常细微的词法和句法,例如:After careful(consider) ,the committee decided to recommend Mr. Smith for the post.(2001年6月第35题),就需要考生知道“consider”由动词转化成名词“consideration”的拼写。

3.抓住重点,巧读多读――提高Part Ⅲ阅读理解得分

阅读理解所占比例最大,占到35%,分为5个部分:Task1和Task2涉及的题材有:经济、文化、社会、科普等,出题形式是多项选择题。Task3和Task5涉及应用性文体,如信函、通知、广告等,一般采取填空和简答题的形式。Task4是中英文配对,涉及经济术语、计算机英语、国际组织和机构名称等。该项比较容易得分,因为学生只要认出术语中的某个简单的单词即能解题,准确率都比较高。所以,教师只需总结某些专门词汇,并提醒学生在平时多留意并积累即可。Task3和Task5的填空和简答题的答案也相对Task1和Task2明显和简单,学生失分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Task1和Task2的多项选择阅读理解题,学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有三:(1)词汇量太少,读不懂整篇材料的意思,甚至连有些题目中的单词都不认识,例如有题目是“whatis the objective of the article?”很多学生一看到objective就发懵,其实如果换个词“purpose”就难不倒这么多学生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试题讲解过程中,一定要适当拓展开,对某些单词的近、反义词总结归纳,开展学生思路。(2)审题不仔细。(3)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通常,对于细节题,需要学生认真研读,反复推敲;而对于某些主旨题,则需要提纲挈领,从中心句找答案,一般在文中开头或结尾,或某段的第一句话。因此,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4.善于分析结构――PartⅣ翻译题得分的关键

翻译题分为两部分,前面的多项选择题部分,要求学生选择最佳的中文翻译,而且计分是有梯度的,分别为2、、、0分,也就是说学生即使没有选出最佳答案(只要不是选出错误的那个选项),也是有得分的。所以学生对这个题型有一定的偏爱。

对于英汉翻译这个题型,绝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困难。笔者对2001年6月―2005年12月历次A级统考英汉翻译选择题统计得出:英汉翻译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的翻译等。而且该题一般选用一段广告或产品说明书等应用性文题,那么教师应该在平时提供一些长短合适、难度适中的翻译材料,对学生进行从句、主被动语态等分析。同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应用文的书写特点,留意广告、产品说明书等文体中惯用的英文表达。

5.既要“面面俱到”又要“讲究主次”――PartⅤ写作部分复习技巧

考试作文题型与大学英语等级考试CET-4/6级有很大的不同,CET-4/6一般要求写议论文体,而PRETCO考试一般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写出80―100字的应用文体,涉及的内容相当广,例如书信(商务书信、邀请函、感谢信、道歉信、求职信)、通知、请假条、备忘录、申请书、合同、征稿启事等内容,题材多样,格式不一。所以,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全面复习,将历年的真题所查考的文体格式及常用表达总结归纳出来,督促学生熟记、巧记。除了要做到面面俱到,引导学生复习每种格式外,还要分清主次,因为从笔者对2001年6月―2005年12月历次A级统考作文题分析后发现,考查书信的频率最高,特别是商务书信,其次是通知、备忘录等。因此,教师不妨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书信的格式和常用句型上,这样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是见效非常明显的一个题型,只要教师重视,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学生总结,相信对学生整份考卷的成绩有很大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在教育部统一部署和组织下的全国统考,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其试题有自身的特点。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师应深入研究PRETCO考试题型特点,将考点与教学实践和复习备考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探索出应考的有效教学策略和考试技巧,帮助学生们顺利通过考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制订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和样题[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课题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考点串讲与速战演练(A级).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0篇

一、进行了英语学情分析。

本届高复班学生XX年年高考分数不太理想,没有一个学生能达到优秀(120分)档次,而且过百分的学生比例仅有20%,大多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在及数线上下。不少学生感到英语特别难学,对英语学习比较头疼。开学之初即对学情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落实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二、把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本年度教学工作重心即在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工作安排上把重心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复习上。三轮复习中,首轮复习是从XX年年8月中旬到2010年3月中旬,内容是高一年级课本22个单元,高二年级课本20个单元,高三年级课本16个单元。对这58个单元的复习安排是第一学期复习到高三年级第6单元(2010年1月底)。课本复习安排是每单元课本复习用时1节课,优化设计1节课,英语周报1课时,单元基础知识总结和反馈1课时。平时复习中把高中英语复习语法项目中的13个专题适当融合进去。通过练习和讲解,增强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对英语用法的复习巩固。

三、大量练习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课本复习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从开学之初即对课本知识点认真归纳和总结,通过练习的形式进行学习反馈。英语周报的运用是今年教学工作的一大幸事。人教修订版高考复习版英语周报成了学生的良师,也成了我英语教学中的益友。第一学期共26期,无论是单元复习版和高中英语知识点专题版都是题目中的精品。我立足报纸,认真把握教学工作中的练习环节。

四、听力训练作好提高成绩保障。

首先,我把从网上整理的高中课本和单词mp3拷贝到学生的mp3或mp4里面,引导他们把娱乐工具当作学习的有力帮手。其次是用好优化设计的5套听力、英语周报12套听力、冲浪英语12套听力等多套听力材料,供学生在课上或课下时间进行听力训练之用。再者因为一些学生订阅了《21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三版,所以这些报纸里面的标准的听力mp3也成为学生最为得益的听力助手。

五、扩大阅读,培养英语能力。

课外阅读必不可少,这学期《21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三版为班级大纸三分之二的学扩大了眼界。报纸兼顾新闻、娱乐、科技、校园、地道美文等多方面内容。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把这些精彩的文章当作范文来背诵。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丰富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六、认真批阅学生英语作文,推荐学生优秀作品。

本学期为近十个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多次单独批阅,并从中选出部分佳作为他们投稿。XX年年12月3日的《21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三版和高二版发表了学生撰写的英语文章。这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教师:李凌志

2010年1月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1篇

月考结束,下面本人就结合本次考试情况对一月以来的教学情况做如下反思:

一、试题特点

本次试题考试范围为八年级语文1、2单元,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综观全卷,本试卷有以下特色:注重双基能力的考察,如1、2、3、4等小题中出现的古诗词默写;着眼于学生仿句能力的训练。如8、11等小题;关注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程度,如关于名著知识的设置;侧重学生主体领悟能力的考察,如看图说话,让学生站在作品主角的立场上思索、换位思考,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最佳切入点。

二、试卷答题情况

(一)进步方面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在古诗的背诵、仿句能力、换位思考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关于这些语文最基本知识的学习、训练,要继续坚持。

(二)不足之处

1、古诗默写,眼高手低。4小题依提示填写诗文原句,得满分的同学很少,其原因不是学生不会背,而是眼高手低。而此类题的评判标准又恰恰非常严格,错一个字就算错。

2、仿句能力虽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就整体而言,还不能令人满

意。针对仿句题型比重的加大和形式的多样,此项举措的实行已刻不容缓。

作文分数普遍不高。作文历来是语文成绩优异与否的最大制约因素,它也是语文的老大难,整个八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得满分的寥寥无几,让人心理真不是滋味。作文出现失误的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些写作要求;二是内容太简单,错别字很多,句子也不通顺,缺少描写和点睛之笔,有些文章只有事情的叙述,很少有描写,没有主次之分,显得很稚嫩; 三是书写不够规范。字迹潦草的,有乱用标点符号或标点不清的。

三、努力方向

1、对古诗的默写有待细化、强化。

2、继续进行仿句题型的强化训练。

3、通过强化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审题水平。

4、推荐文学名著,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5、加大练笔力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对症下药,方可妙手回春”,通过此次考试题的分析总结,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全力培养学生语文诸多方面的能力,相信在期末时,会有所收获!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2篇

一、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线的横向复习阶段

新教材和考纲把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摆在前提位置,而基础知识来源于教材,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因此,在总复习时切勿偏离大纲和课本而去搞“题海战术”,务必牢记抓纲为本、适当训练、科学讲评,从而形成能力,才是中考取胜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应把握好两个方向:

(一)以课本为主线,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全面贯彻《考试说明》,从知识与能力两个层次透视,实现复习的高效低耗。

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容量大,时间紧,教师在总复习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针对这一点,我们要深入研究,精心备课,力求有目的、有重点地讲透,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复习:

1.以课本为线索,归纳《考试说明》中的词汇和相关的搭配、句型。

复习时间安排:以每两单元为一个单位进行复习,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先对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疏理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第二课时让学生完成并讲评巩固性配套练习,第三课时强化听力、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训练。争取在3月底完成第一轮复习。

复习内容包括:词的用法、词语搭配、句型结构、日常交际用语等。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在复习时我们应克服“讲风大盛”的弊病,做到讲在精华处、讲在迷茫处、讲在关键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借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因此,教师应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思维受阻时运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解除疑惑,突破难点,获取信息,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进行课本复习时,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归纳小结,分辨异同,理顺思路。

为充分发挥讲解的作用,在复习课本时教师要讲究讲解的技巧。如运用清晰、准确、精炼的语言,营造生动活泼、诙谐有趣的气氛,安排适量、适度的内容,以及了解学生的反应,保持师生间的沟通,适当调节讲述的节奏和内容,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一点对防止初三学生的“复习厌烦症”尤为重要。

2、明确中考要求以及对重、难点的精确分析和同步达标训练。

给出历届相关内容的中考题,使学生进行全真训练,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之后进行自我反馈、查缺补漏,以避免再犯类似错误,从而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步达标训练重点针对单元基础知识进行强化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此达到全面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

3.各种题型技能限时训练。

根据大纲、考纲的要求,精心设计最新的题型练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限时训练,为他们冲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教学大纲为线索,根据学生的实际,复习中考的语法要点,提高学生的语境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师要研究学生,吃透大纲、考纲,精选习题。把课本中语法灵活性较强的句子、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典型题目、各地中考资料中质量高的习题挑选出来让学生练习、分析。对于做错的习题及易混淆难题,要求学生收入《纠错本》,避免以后再出类似差错。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反复实践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用约半个月的时间完成语法专项复习。内容:名词与主谓一致,形容词与副词,代词,介词,冠词和数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简单句、复合句,倒装、强调句,动词时态与语态。

在语法复习时,要注重讲“关键点”。教师应将知识网络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知识讲清、讲透。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引导学生把握关键、全面理解。如:非谓语动词在中考中频繁测试,同时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运用的部分。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从横向、纵向等多方位进行对比、归纳,并创设一定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巩固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形成能力。

复习语法时,教师切不可忽视练习的作用,讲解与练习要穿插进行。

在整个初三的教学、复习过程中,练习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习者对知识的重复接触或反复反应,是特殊的刺激。但练习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是一个自觉的、有创造性的、内容和形式都极为丰富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思考性、趣味性的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探究知识的良好习惯。练习应围绕教学内容,针对重点、难点、关键知识进行。如:每课复习之后可选用适当的、少而精的同步练习,以巩固运用本课的单词、短语及语言点。每单元之后进行适当的测试练习,检查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一定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及听力穿插于每天的练习中。

二、以中考题型为主线的纵向复习阶段,侧重中考九大题型的专题训练,重点指导能力题的应试技巧

中考英语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还考查学生知识的广度。尤其是近几年的中考阅读理解题,知识覆盖面广,体裁多样。所以,教师平时应时常提醒学生多注意能力题的训练,同时还要让他们领会中考要求和英语题型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熟练运用答题技巧。专项强化训练的目的就是巧学、巧练、巧解,形成较快较强的解题能力。根据英语中考题型占分比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强化能力题的训练。

1.听力题型

听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技巧,丰富知识,同时锻炼分析、推理等能力的综合性训练和实践过程。在训练中应强调学生的大量实践,而教师适当的讲解也不容忽视。每天的早读时间要及时把握,争取每班隔天早读就训练一次,甚至每一周要专门开设一节听力训练课。

2.单项选择

综观几年的中考试卷,该考题有如下特点:(1)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范围包括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有语法及词汇知识;(2)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用法的考查;(3)突出语境的作用,利用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分析语言情景,运用所学知识,注意搭配、表达习惯、词语辨析,找出正确答案。

3.完形填空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3篇

“叮铃铃!”上课铃刚一响,语文老师吴老师就抱着一厚沓月考试卷快步走进教室,好像有十分火急的事一样,对大家说:“抓紧时间考试,这次试卷内容较多。”试卷像雪花一样飘落到每一位同学手上。拿到试卷,我习惯性的翻看试卷的作文题目,随即,神色便紧张起来,原来作文要写500字以上,怪不得老师说内容多。

开始答题,我没写一道题心中就为此紧张一分,平时再熟悉不过的答案,如今也变得无比陌生。

过一关又一关,到达阅读理解这一独木桥,这可是我最拿手的题目,心里那份紧张也渐渐化为乌有。谁知道,这次的阅读理解要写感想的小题目不知有多少,这可把我给难倒!我把学过的所有知识,翻来覆去地在脑海中回忆一遍,又把所有感想的方法在脑海中倒流一次,苦思悯想,终于过这道危险的独木桥。

作文这座“活火山”要走500步以上才能过去,幸好是自命题作文,主题是:母亲节,我把我最拿手的“感恩妈妈”作文写上去,终于写578个字。

写完试卷,不怎么爱检查的我,四周看看,同学们都急速的挥动着手中的笔,偶尔有人抬头扭扭脖子,松松手,但很少有人写完。

下课铃在我们耳边回荡着,老师开始收卷,没写完的同学硬拉着试卷向老师求情,请老师再给一些时间,都一一被老师拒绝。

写完的同学神态自若,可有的却在赶紧翻书或与同学一起对答案。

希望我的月考能够考好!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4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大学英语;跟踪调查;量表

一、背景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而近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则因导致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而饱受诟病,相关的文章和媒体报道十分常见[1]。可是,纵观各种相似的说法,都缺乏了有力而科学的第一手数据的支撑。甚至,“兴趣”这一心理学概念也被模糊或窄化,对学生兴趣的考察往往没有包涵其丰富的内容。并且许多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调查都是静态的,考察的内容是片面的。要发现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真实状况,需要通过动态跟踪调查来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二、理论探讨

本文所指的“兴趣”的内涵主要依据西方心理学界对兴趣的界定和分类。对于“兴趣”的定义,不同学者看法不一。比如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兴趣就是主动性。而在杜威看来,真正的兴趣意味着能通过行动在客体中发现自我,因为该客体对于保持这一自我引发的活动是必需的。尽管对于定义的看法有所不同,当今西方心理学者在研究中一般都会采用相同的兴趣分类标准:兴趣可分为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其中个体兴趣分为现实个体兴趣和潜在个体兴趣。而后者又包括情感关联成分个价值关联成分。其中个体兴趣相对持久,而情境兴趣则是暂时的,受特定环境的影响[2]。因此,本调查所考察的“兴趣”是指调查对象的个体兴趣。

三、动态跟踪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兴趣在进入大学后的变化,看是否真正发生了下降的情况。

(二)调查对象

华东理工大学2013级4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其中20名男生,20名女生,来自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调查所用问卷为调查小组原创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量表》,量表为李克特量表形式,测量调查对象的个人兴趣[3],包括现实兴趣和潜在兴趣两部分,共30项,其中调查者设置了三组测谎题以查看调查对象的答题认真程度。量表在进行正式使用前进行了试测,经过项目分析排除不符合标准的项目,符合信度和效度标准后正式用于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_进行四次问卷发放,且每次问卷内容保持完全一致[4]。每次调查者在量表中的得分就为他们的兴趣值,用于分析。

(四)调查过程

本次动态跟踪调查跟踪阶段从2013年9月1日持续到2014年10月15日,期间调查者共进行了四次数据采集,分别在2013年9月,2014年3月,2014年5月和2014年9月。每次数据采集分为两部分工作:问卷发放回收和数据整理。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在调查对象的寝室中进行。数据整理工作包括数据录入,根据测谎题剔除无效问卷,计算分数和排名。

(五)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

1.分析工具:SPSS 。

2.四次得分的数据分析。经过四次数据收集,根据测谎题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剩下25名调查对象成绩有效。四次样本中调查对象总体平均得分如下:

(1)第一次:2013年9月10日。调查对象兴趣量表频率分布如图1。

此次问卷发放在调查对象未开始大学英语学习前进行。调查对象兴趣量表平均得分为,得分分布在63到103之间,频率分布的峰值集中在70分到80分之间。标准偏差为较大,说明同学们进入大学前英语学习兴趣分布不均衡,差别较大。

(2)第二次:2013年3月15日。调查对象兴趣量表频率分布如图2。

此次问卷发放在调查对象第二学期开学初进行,此次调查对象已经经历了一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调查对象兴趣量表平均得分为,得分分布在69分到92分之间。频率分布的峰值集中在75分到80分之间。标准偏差为,与第一次相比较小,说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兴趣差距缩小。

(3)第三次:2014年5月15日。调查对象兴趣量表频率分布如图3。

此次问卷的发放在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调查对象兴趣量表的平均得分为,得分分布在62分到101分之间。频率分布的峰值集中在80分到90分之间。标准偏差为,说明这个学期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兴趣差距又扩大了。

(4)第四次:2014年9月20日。调查对象兴趣量表频率分布如图4。

此次问卷发放在第三学期开始的时候。兴趣量表的平均得分为,分布在59分到108分之间。频率分布的峰值集中在80到90分之间。标准偏差为,比前一次增大,说明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兴趣分布更加不均衡。

3.总结。从平均分上来看,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兴趣是波动增长的,除了在进入第二学期后,有了回落,后面两次的兴趣得分都呈上升趋势,且最后一次达到了峰值,自进入大学后调查对象兴趣得分的均值提高了分。总体上看,进入大学以后,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兴趣整体上是得到了提高的。

从频率分布的峰值上看,最初集中在70到80分,最后集中在80到90分,峰值不断向右移,说明原来兴趣处于中游的同学,他们的兴趣在不断提高,而这一部分同学占总数的50%以上,说明大部分同学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从标准偏差来看,总体的趋势是越来越大,说明进入大学后,调查对象的兴趣水平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一些同学越来越低于平均水平,一些同学则远高于平均水平。因此,调查对象进入大学后的英语学习兴趣总体呈上升趋势。

四、结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上看,此次动态跟踪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兴趣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由于调查对象是在华东理工大学随机选取的,在性别和专业上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此结果可以说明该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英语学习兴趣总体上并没有下降,而且兴趣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较入学时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此次调查说明,以动态跟踪调查的形式来发现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变化的方法与传统的静态方法相比优势明显,是值得推广的。此次调查的范围限于华东理工大学这样一所211重点高校,因此要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现状,需要将此调查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的各层次高校中进行推广,来确认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是否发生了下降,从而帮助决策人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黄璐璐.如何提高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科技视界,2013,(5).

[2]何旭明.西方关于兴趣的界定与分类研究述[J].大学教育科学,2010,(4).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5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围绕学校工作的具体要求,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稳妥推进二期课改,强化“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学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探索牛津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2.结合2004中考英语题型的变化,认真抓好初三年级的英语复习以及英语竞赛辅导,争取在竞赛和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3.继续做好牛津英语教学总结和推广工作,开好牛津英语总结现场会,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

三、具体措施:

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认真组织好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计划。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开展教法、学法研究,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开展各种活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总结和推广牛津英语教学经验,展示牛津英语教学成果,开好牛津英语总结现场会,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英语教学改革。

4.开展初三英语教学研讨,实施分层教学,制定阶段复习计划,确保合格率,提高优秀率。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6篇

关键词:语文复习 突破难点 找出规律 教给方法

一、突破难点

语文复习应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将考试内容见解清楚。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和一些模拟试题就会发现,对各类诗词、文章的赏析占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往往认为“赏析”是最难的一类题,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知识储备,因此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讲清《考试说明》的要求,然后结合实例,减轻他们对这类试题的畏惧感。如对《山顶缆车》的赏析。这首诗写道:

它不能高飞 像那空中的铁鸟

它羁泊于山上 戴着钢缆的脚镣

于是它爬行 在倾斜的岁月间 看脚下的沧桑

于是它爬行 在十里的红尘边 看摩天楼上的斜阳

题目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感情脉络上可分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后六句为第二层。

B.诗人连用了两个“于是”,表示了两层之间的因果关系。

C.第一层是静态描写,第二层是动态描写,诗作的感情反而变得不强烈了。

D.诗人没有把山顶缆车孤立和静止起来,而是把它置身于香港社会中,使之成为当地社会的旁观者和见证人。

这几个选项考查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关于诗的结构,如A项说明诗分两层,B项说明了层次间的关系;二是写出了缆车的寓意,将车寓意社会中人的思想感情。本题中错误的是C项。纵览全诗不难看出,第一层诗人在表现缆车外形时寄予了自己的一份情思,而在第二层中,通过动态描写更表现了它所看到的岁月的沧桑,诗人感情更强烈了。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再联系近几年的考题可知,这类命题都是选择“不恰当的项”,类属识错题,目标较单一。赏析内容一般是指对作品的内容、语言、写作技巧的理解,不管哪类文体,都离不开这几方面。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会明白自己所惧怕的原来都是一些熟悉的东西,从而相信,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难。

二、找出规律

语文复习就是要把学生所学的零碎知识梳理成体系,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概念。还要让学生知道,现在的考题日趋生活化、能力化。考试不能单靠学过的书本知识,而应让他们开阔视野,把注意力放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复习过程中,老师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学生对成语的应用不像日常用语,但又有所了解,因此在组织复习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如: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现在,语言不规范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学生笔下,而且报刊书籍上也络绎不绝。

B.这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都很完整,如果再加一段就有些画蛇添足了。

C.厂里通过技术革新,产量迅速上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学问不可穿凿,有穿凿毛病的人常常把许多说不通的道理硬要说通,因而随意穿凿,牵强附会。

正确的选项是A。题中“络绎不绝”适用的对象是“人”,而不能是“语言文字”。由这类题可总结出使用成语的规律:(1)要从整体意义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切忌望文生义;(2)要搞清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3)要注意成语的感彩。这样找到一些规律,学生就不必浪费过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了。

三、教给方法

语文复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高考中快速、准确地答题。要达到此目标,只靠老师讲解一道道的练习题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寻找答案。这就要求老师要帮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如对文言文阅读分析,先介绍一般的步骤,后进行训练,效果就较为明显。(1)速读短文,利用已有知识试译,大致理解文章内容;(2)看所设题目问的是什么,根据速读得来的印象,找出答案所在的段落、句子;(3)认真翻译、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如:阅读短文,指出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周敦颐很有吏才,分宁有个案件长久不能确定,他一审就清楚了,人们称赞他超过了有经验的老吏。

B.周敦颐坚持原则,转运使要将一个不够死罪的人处死刑,周敦颐不顾转运使十分酷悍,与他争辩,并准备挂冠而去,终于保住了该囚的生命。

C.周敦颐对个人荣辱从不计较,他任合州判官时,部使者赵受谮言迷惑,对他很严厉,他处之超然。后来二人共事,赵仔细观察他的所为,才了解了他。

D.黄庭坚对周非常推崇,说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说他的著作名天地根源,究万物始终,对学者是有功的。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7篇

九年级月考成绩总结范文1月考已经过了,我的成绩一直往后退,我拿着考卷失望的对待老师、父母。当我走到成绩表前,看到和我同班考的同学都在往前进,我由此变的好自卑。

其实在考试中,我很早就做完了,但并没有认真的检查,这只能怪自己。

语文我并没有考A,让语文老师在一次的对我失望,我不敢面对老师。主要是基础和课外的扣得太多了,作文还可以。

数学也并不理想,差分就A,老师看了也只摇摇头。不该错的错得太多了。

英语一般般啊,老师这次原谅了我。我也有因为生病没去耽误了一点点,但期末考要好好努力,让老师在看好我。

政治还可以啊,有A,在年段第10名。但也是要努力,不然会让人家追上的。

生物就差仅仅的一分就A了,都怪自己不背,别人都是100、99的。

地理一点也不好,才B,也是自己没背诵。

历史这次是闭卷考,连及格线都没达到,真是不应该看副班长他们玩啊!应该好好背自己的书。

虽然这次考不好,但是不要气馁、自卑,好好读、背,不要临时报佛脚,那么一定会考的很好的,努力,让老师重新认识自己。

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谨记着。

老师的话也要记着,用老师教的学习方法那么肯定没错,争气考好一点,好让自己有个满意的交代。

九年级月考成绩总结范文2一、基本情况:

本次总分100分,期中优秀分数为85分,及格分数为60分。三班45人参加考试,达到优秀的有11人,优秀率为,达到及格的有25人,及格率为。四班45人参加考试,达到优秀的有9人,优秀率为,达到及格的有20人,及格率为。比较来看,三班优秀、及格都比四班稍高,四班成绩不是很理想。与其它两个兄弟班级比较,优秀略高而及格略低。

二、存在问题:

学生方面:

1、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题型没有掌握。

尤其是后半部分的学生,基础太差。

2、学生粗心毛病严重,因计算丢分的很多,像童宽、原绍华、刘昊东、张笑燕,张丽虹,闫怡文,臧亚楠,赵立君等。

3、学生答卷不科学,时间分配不合理,通过观察、调查,有些学生前面的题用的时间过多,后面的一些大题来不及做,再者很少有学生检查的。

4、学生畏难心理严重,不愿动脑,从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遇到稍难一点的题目就不做,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只等教师讲,且只满足于记答案,要结果,而不是从教师的讲解中总结思路、方法、思想等,导致再遇到此类问题仍然不会。

作为教师,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教师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2、由于只忙着赶课,教师复习巩固的不及时,造成遗忘。

3、知识和经验没有很好的结合,一些教学思想、方法、思路教师虽然在讲课时渗透了,但缺少练习巩固,因此在学生的头脑中不能形成思想方法,遇到问题就无从下手。

4、在讲解一些习题时,速度有些快,学生无思考的余地,应该稳扎稳拿,不能急于求成。

三、改进措施:

1、针对这次出现的问题,下一阶段应重点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过高的估计学生。

2、认真备好课,选好练习题,不讲求形式,要注重实效。

3、加大检查力度。

对每一个知识点复习后,及时的进行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抓好落实,做好辅导,按时检查,对优秀边际生和及格边际生进行特别关注。

4、对学生进行一些规律性的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解题的技巧,加强学生应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5、教给学生答卷技巧,科学的答卷。

在平时的考试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答卷技巧和应试心理。

九年级月考成绩总结范文3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间,距离中考只有30天的时间了。和一模、二模相比较,在刚刚过去的三模考试中,很多同学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忆当初,一模考试在总分800分的前提下,全年级700分以上人数只有58人,600分以上只有836人;二模考试总分760分(未考体育),660分以上只有125人,560分以上1088人;三模考试总分790分(除理化试验),700分以上就有180人,690分以上竟有281人,600分以上1091人,590分以上1158人。虽然这个成绩与学校董事会给我们提出的20__年中考目标还有一些差距,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老师的精诚合作与同学们的奋力拼搏下,我们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们还有时间,我们相信,在剩下的一个月内,在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完成学校给我们定的目标,创造辉煌!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古人说过,“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王校长前不久也在毕业班领导组会议上指出:“后期30天是黄金时间,应该当黄金来用。”可见,后期的复习安排尤为重要!根据前几届的后期复习来看,最后一个月的冲刺,总分普遍可增加20分以上,希望同学们在后期备考阶段,每位同学都要有精细的规划,合理安排好时间复习应考。下面就如何合理安排后期的复习,给同学们提出建议。

一、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段时间在跟上老师复习节奏的同时,可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征求老师意见,制定恰当的复习计划。为了保证同学们后期复习的有效性,各备课组老师都给同学们提出合理的复习建议。

语文读懂文章再动笔

阅读在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多,又相对难以把握。复习现代文阅读时,同学们要把握议论、记叙、说明三种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将老师平时讲的这三种文体的阅读技巧运用起来。要有意识地按不同文体阅读文章,不要完全凭语感。同学们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读懂文章,就草草答题,这是不可取的,要完全读懂文章后再开始答题。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8篇

【关键词】教学方式 转变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教法和学法,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 变讲析课为诵读课

几千年来,语文教育不就是通过诵读来上课的吗?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多的是语文教师的分析之声,少的是学生的吟诵之声。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多给时间让学生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情感。

二 变教师介绍为学生收集讲解

三 变教师设问为学生质疑

古代学者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往往活跃于疑路的交叉点。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会设计疑难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提问是不是变被动为主动呢?要让学生会学习,就必须让学生会提问题。起初,笔者运用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发现问题,只是将课文后面的思考题搬出来,或是提一些大而空的问题,诸如“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质疑就有了较大的提高。

比如,笔者教学《世界最美的坟墓》时,有的学生提出:(1)托尔斯泰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地方安葬自己?(2)这种朴素与他的人格有怎样的联系?这几个问题是课文里没有的,答案也很难从课文中找到,可以看出提出问题的学生经过了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亦有一定的深度。笔者就引导他们查找有关托尔斯泰生平和思想的资料。他们发现,托尔斯泰作为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却对沙皇专制制度和贵族阶段不满。他在《忏悔录》中强烈地谴责自己所属的贵族阶段的糜烂生活,放弃了“伯爵”头衔,拒绝当陪审官,自己按照农民的方式生活,穿粗布衣,树皮鞋,努力从事体力劳动,他还帮助孤苦无助的农妇耕地。他的晚年陷入极端苦闷之中,其平民化思想与贵族家庭的生活经常发生矛盾。1910 年,82 岁的他为了摆脱贵族生活而弃家出走,不幸中途得病,于8 月7 日在一个小车站逝世。了解到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托尔斯泰生前精神饱受痛苦,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让灵魂获得幸福,他也告诉人们: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在这里,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归纳,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起了点拨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四 变教师归纳为学生总结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归纳总结。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最后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即让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可以采取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大声议论的形式,也可以请一位学生总结,大家推敲。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语言,并试着让他们归纳总结(课堂中可以自由发问、讨论)。学生参照课文后面的练习提示,重点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两段的用词特点及修辞手法的丰富内涵作了分析、归纳。(1)用词:“羞涩”“袅娜”的情趣,“泻”“洗”“笼”“浮”营造出的意境;(2)修辞手法:几个比喻的理解,如“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通感的理解,如“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过学生自己的赏析、揣摩,加上教师的点拨,进一步领悟了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和体验,从而培养其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魏书生.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19篇

这个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我们班语文第三单元考试了。

这天早上早自修,我们全班在班里认真地复习语文第三单元,准备第二、三节课的考试。我把没有*号的课文都各读了一遍,把《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六、七两节各读了一遍,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和词语盘点,还有《日积月累》也每个读了一遍。我想:这下子考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吧。

第2节课转眼间就到了。我们把小便拉掉,把口风琴放在桌子上隔起来。老师让我们再复习一下,我又读了几分钟后,方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考试就开始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6篇《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20篇

2.学生方面:九(1)(2)两班各有54个学生,2个班两极分化严重;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不够努力,语文学习态度也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等等现象还是存在的。

3.教材分析:要完成初中阶段语文教材的整体复习。按照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学常识,梳理好整个初中阶段1—6册语文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工作 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主要工作及措施自身提高(包括师德和业务) 1.钻研教材,详写教案,备好每节课。

2.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3.多听课,吸收好的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引导学生分析品位文章语言,教授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的角度和方法,训练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培养学生领悟文章中心的能力,提高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德育工作(包括学科渗德、养成教育及活动施德等) 从主题选择上看,突出多元化与趣味性。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人文精神内涵,从和中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学工作 1.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4.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统一安排,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5.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小辩论,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其他工作 1.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

2.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活动日程安排五月份:

1.新学期知识点复习巩固

2.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好习惯。

六月份:

1.经典古诗词诵读

2.学生中考必考名著阅读才艺展示

3.专题复习结合作文训练

七月份: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21篇

第一次月考圆满结束了,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从考试中吸取经验教训,现对本次考试试卷作一全面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严格按照10年中考试题的样式作为蓝本,并与我们目前学习的九年级课内文章相结合,是一次比较正规的考试,也是一套质量较高的试题。

二、学生答题分析

选择题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说明我们的同学十分重视基本功,基础抓得比较扎实,课内部分落实较好。第2、4两题涉及到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总体来说,对一部分同学造成做题的困难,特别是近义词辨析部分,同学们比较混淆形近或意近的概念,因此错误率比较高。

古诗文默写和理解部分。学生的背诵情况有待提高,还有在书写上少许同学会因书写不规范而丢分。我们在阅卷中为了让学生养成优良的书写习惯,一致从严判分。

第三部分是阅读理解。文言文部分,为了适应中考,我们模仿了10年中考题,在出题时突出重点。课内部分同学们都满分地拿下,这应该的可喜的。但课外文言文阅读部分失误较多,主要是由于审题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形,我们会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比较阅读的训练,争取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现代文阅读部分,学生与初一初二相比,在答题规范性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特别是一部分优等生。学生渐渐规范了语言,只是还存在着重复啰嗦的现象,这应该属于答题不自信的一个表现,总想着完美,反而将原本优秀的答案画蛇添足。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更规范我们的教学语言,给学生做个榜样,让学生也有个标杆,从而避免答题时的似是而非、疑神疑鬼。现代文部分可能因选文比较贴近学生,所以整体答题状况优良。学生在抓要点和语言简练方面还有待提升。

最后就是作文了。本次作文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缺乏生***验经历,所以很难完成“走出”思想上的顿悟。因此几乎50%的同学选材都落入俗套。要么是考试失利了,自己心情郁闷;要么就是参加演讲比赛,自己先前紧张化作后来的成功。确实这样的题材都能切题,但由于选材陈旧,语言干瘪,都不能吸引老师,就和老师产生不了情感共鸣。整体来说,学生的词汇量较小,生活经历单一,阅读量又受限制,因此这成为我们语文教学最大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反思。

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背诵力度不够,不严,至使一些同学有懒惰思想,检查不到位,使一些同学无紧迫感得过且过。

(二)阅读教学中有时为了赶课,存在开快车的现象,使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无重点训练,以至同学记忆不深,运用不好。

(三)作文中对中、差生指导不到位,如想象作文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文训练得不够,至使学生在作文明思路太窄。

(四)对中差生关心少,使一些同学对语文兴趣不大。

四、今后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拟采取以下措施。

㈠加强古诗文言文的背诵检查力度,加强早读力度,每天明确背诵的任务,加大默写检查力度。

㈡加强阅读教学,继续探讨合作式阅读教学模式,提高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加强知识点训练,注重文体知识点的训练,注重文体知识点的链接。

㈢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兴趣,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利用好手中的优质教室,充分作好教室知识的迁移。

㈣加强思维训练、紧扣→←中考思路,训练有关题型,增长见识,加强语文修养。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22篇

所以要探索命题规律,找出答题技巧。

一、理解型

按照高考大纲要求,理解型即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与重要句子的含意。该题型包括词语理解和句子理解两种:

1、词语理解

(1)命题规律:大纲要求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的规范义。

(3)典型例题:“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2、句子理解

(1)命题规律:高考大纲要求能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而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2)答题技巧: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解释句子所蕴涵的意义,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转化为直白的语言;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典型例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让心的田野颗粒无收。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赏析,要分析此句的表现手法,即运用了比喻和夸张;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即体现心的边疆的广大对人的意义,人类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答案: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说明了我们人类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二、分析综合型

1、命题规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命题形式有:文中刻画的人、物、事,具有怎样的特点?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2、答题技巧。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方法:要总揽全局,整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要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的答案。

3、典型例题。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到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分析:我们要总揽全局,整体把握。在本段中,可以找出“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听祖母讲,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音容笑貌”等关键语句,然后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的答案。

答案: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

三、鉴赏评价型

1、人物形象分析型

(1)命题规律:分析人物形象,是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小说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题形式如: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语文老师月考分析报告 第23篇

转眼间月考已经结束,面对月考成绩,我深深的反思自己,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做到扬长避短。 从考试成绩分析,在前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能够把目光投向所有的学生,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课文、古诗,兴趣正浓,且现在是学生背诵的最佳年龄,一些要求背诵的文章,学生基本达到会背。

一、存在的问题

1、语言积累贫乏。比如,在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言平铺直叙,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中,语言相对比较贫乏,修辞手法基本上少见,缺少语言所应有的美感。

2、阅读理解上,审题不严,表达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语言罗嗦、拖沓。这里主要是阅读习惯不好,可能有学生并未真正读懂文章,就仓促地去答题,结果答非所问。也有可能是答题习惯不好,对题中的问题不能理清,不能一一对照要求去解答。表面上是问题表述不清,实质上看出学生思维的不缜密。

3、对学困生缺乏有效、有力的教育手段,这部分学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所起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二、改进的措施

1、注重积累,该会背的要背,该会写的要会写,这一点,我们将毫不犹豫地坚持下去。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重视字词教学 ,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要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应重视字、词的过关。更主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实现从“死记硬背”到“学以致用”的跨越。当然,这还不是最高境界,将来我们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看看是否在此基础上再有创新。比如,我们将硬性规定,每篇作文中,不得少于3个成语。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加入名人名言、修辞、写作手法等,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厚实学生的语文积淀。具体做法,除了在课堂上讲读所谓的课文外,我们还把名著纳入阅读范畴,并做到边读边摘录,适当补充一些名言警句和古诗词名句,也要求背诵。

2、答题方法的指导,这是我们下一阶段的重点。也就是我们将在从现在到期中考试期间,重点训练学生的答题方法,也许还要更长的时间。提高阅读能力,从试卷结果来看,阅读题的得分率是最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其实本次试卷的阅读题并不难,只要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语文学习既要“举一反三”,但真正掌握一个方法、技巧还要“举三反一”。简单地讲就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答案的正确率固然重要,但那是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现在首先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强调的是“完整”和条理清晰。比如,注意圈点勾画,注意标上序号等等。

3、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米下锅”,多观察,多留意,多思考,以拓宽视野,丰富作文的素材。学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语文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比如,学生每天看的新闻联播和新闻报纸,都将是我们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也是写作方法的鲜活示范,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将采取一些“非常举措”,如规定学生不得写诸如考试和助人为乐之类的题材了,鼓励学生把目光伸向更为广阔的外面的精彩世界。当然,在命题上,我们也将尽量给学生有表达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以我手写我心”。

4、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与习惯,指导和督促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成功是在不断的吸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得来的,通过这次月考,使我们找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相信我们能以此为鉴,一定能创造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