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精选11篇)

时间:2023-11-20 08:57:27 admin 蝼蚁资料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1篇

遵义市认真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中央和贵州省关于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有关工作要求,围绕2020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标,抓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生态经济、制度建设,持之以恒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部级“生态市(县)”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3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2县(市)生态创建规划已通过评审,6个县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6月底至7月初,湄潭县、赤水市部级“生态市(县)”创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考核验收,成为贵州省首批通过验收的部级“生态市(县)”。

抓综合治理

打牢生态市创建基础

实施节能减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唯GDP贡献率至上,坚持四个“一律不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功能区规划的项目一律予以否决,坚持污染物总量约束机制,努力实现区域“增产不增污”,严格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行清洁生产。

积极开展“环保六个一律”行动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国控和重点监管企业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和定期例行检查。2007年以来淘汰关停企业57家,停产18家,政府补贴关闭公司13个,关闭退出小煤矿160家。

加大环保投入。全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55个,建成垃圾填埋场15个、沼气池49万户,建成人工湿地8个。出台了《遵义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办法》,在全市县城及集镇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406所,医疗危险废物得到集中无害化处置,医疗废水达标处理。

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公益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共计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总面积达到552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火化率、村级生态墓区覆盖率均达100%。全市各县已完成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三级标准化、县城大气自动监测站及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建设。

打造生态示范。积极开展“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和示范点建设,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引导群众从“人统治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转变,逐步增强生态保护理念,增加生态保护行动。先后创建命名省级绿色学校121所、市级绿色学校389所,省级绿色小区23个、市级绿色小区45个。

建设美丽乡村。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强化村庄整治、黔北民居新村建设,按照“依山傍水、自然村寨、村庄集镇”三种模式,打造“生态美、生活美、和谐美”的“最美新农村”。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整县推进“小康寨”建设。截至目前,“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已覆盖全市225个乡镇、1680个村,受益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92%。

抓改革创新

激活生态市创建动力

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落实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关于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要开改革先河的要求,建立赤水河生态红线、生态补偿、第三方治理、河长制、水资源有偿使用、工业企业节能环保评价等制度,着力在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使用管理、污染源治理、环境治理项目、执法监管、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努力形成抓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新常态。

推进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围绕“一江一湖一海”(乌江、飞龙湖、茶海),大力推动旅游联动开发,不断完善生态产业链。以茶文化为载体,深入推进“西部茶海”建设,构建茶旅一体、休闲养生的最美乡村,积极打造新农村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创新区、生态休闲度假养生区、创新社会管理样板区,在流域开发和流域产业构建上谋求创新。

推进洛安江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水体保护、景观打造和城乡产业布局协同打造,完善功能配套,努力把洛安江流域建成百花园、百果园、百鸟地,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全景域水系。2015年在乌江流域、中心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乌江流域实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并全面推行环境保护河长制,启动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抓生态经济

增强生态市创建实力

做大生态工业。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使产业和生态相得益彰、和平共处。重点打造“5个100工程”“5个1000亿元级产业集群”和若干个“100亿元级、500亿元级、1000亿元级产业园区”,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2015年1~9月,全市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达,50万元以上国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开工722个,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023亿元。

做特生态农业。围绕烟、酒、茶、药、食品“五张名片”,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打造好35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发展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为一体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共发展中药材种植30万亩、核桃60万亩、蔬菜180万亩,专业合作社2696个。建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5个,从业农民总数达万人。

做强生态旅游。深入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月月造林”活动,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树苗,科学搭配栽植品种,结合实际选择“好栽、好吃、好卖、好看、好管”的经济林木,逐步形成四季有花、五彩缤纷、错落有致、效益可观、处处是景的绿色全域产业。全市目前已建成观光旅游度假项目40个、精品旅游小镇17个、湿地公园11个、森林公园2个,建设旅游集散中心7个,新增乡村旅馆300家以上。2015年1~9月,全市旅游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旅游人数万人次,同比增长;乡村旅游经营企业3000余家(户),实现营业收入亿元。

抓制度建设

完善生态市创建保障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遵义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下设生态市创建办公室,由市直部门和15个县(市、区)为成员单位,统筹开展生态市建设工作。在全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环保协调监管、全员一岗双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合力共建格局。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2篇

(一)责任分工

县财政局: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的资金投入,统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经费;在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的奖励资金。

县环境保护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指导,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提供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证明材料,提供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的证明材料,提供村内企业布局合理的证明材料;收集汇总各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申报材料,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材料进行审查和组织专家现场核查,出具技术核查意见与审核意见报市生态环境局命名。

县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调整种养结构和布局,推行生态种养模式;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提供农膜回收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等相关证明材料。

县住建局:加大对生态保护工程的投入,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镇,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成“一村一点、一镇一站、一县一场”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收集治理。提供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等项目实施材料(含相关照片),提供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的证明材料。

县水务局:积极实施村村通供水工程,加强对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组织开展各创建村饮用水的检测,提供水质检验报告,提供各创建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的证明,提供滥采乱挖沙土事件的证明材料。

县林业局:加强我县林业生态县创建和生态林保护工作,强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积极发展经济林,严厉打击生态破坏行为;加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林业执法监督和管理,严厉查处非法侵占、破坏林地和违法使用林地行为。提供滥捕乱猎受保护野生动物、乱砍伐树木等事件和森林覆盖率或绿化覆盖率的证明材料。

各镇人民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负主体责任,负责对各创建单位的指导、资料收集汇总和申报,同时对创建村域环境质量负总责。地表水体满足环境功能要求,无异味、臭味,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村容整洁,村域范围无乱搭乱建及随地乱扔垃圾现象,管理有序;镇级设立专门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村委会设立创建工作小组,有专人负责;指导创建村制定包括保护环境在内的村规民约,有固定的环保宣传设施等。提供近3年无破坏林地、古树名木、自然景观和古迹的事件证明材料;提供创建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的证明材料;提供清洁能源普及率的证明材料。

(二)时间安排

各镇务必在20xx年6月30日前向县环境保护局提交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申报材料。

20xx年生态示范村创建,成熟一批申报一批,核查一批,命名一批;20xx年11月1日前全面完成向市生态环境局的上报命名工作。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3篇

二月份:

入学安全教育。

三月份:

1、创安全文明学校动员。

2、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讲座。

3、创安全、文明班级主题黑板报。

四月份;

1、法制教育,做懂法守法好小公民讲座。

2、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五月份:

1、爱国主义教育,观看爱国影片,开展“我爱祖国”征文

2、争估“文明之星”演讲比赛。

3、“创安全、文明学校”主题手抄报评比展示。

六月份:

1、评校级安全、文明之星。

2、创安全、文明学校阶段总结。

七月份:

班级工作总结。

1、抓好组织领导。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具体负责公路养护工作,每月按时定期到各路段巡查,并制订20xx年移风店镇农村公路养护实施方案,落实具体的实施办法。

2、抓好公路养护质量。重点抓好对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养护质量工作,使其业务精,养护质量好。做到路面平整,无坑洞,坑槽,整洁无污染、无杂物、无积水;路基两边的杂草及时清理,缺口及时修复加固,塌方及时清理,有涵洞的地方经常维护,边沟路肩排水畅通;在安全设施方面,护栏、标牌及时修复扶正,无缺损、无污染、护栏油漆醒目。

3、抓好路政管理与法规宣传工作。积极维护公路路产路权,加强公路巡查,加强交通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发现公路损坏严重影响安全畅通的,及时设置警示标志牌,绝不发生擅自占用公路、破坏公路和公路附属设施的违法行为;各村庄要采取黑板报、广播、宣传标语等形式积极开展舆论宣传,营造人人爱护公路、保护公路路产路权的良好氛围。

4、做好资金和财务管理工作。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养护补助资金专项列帐,做到专款专用,无挪用、占用和移用;养护经费收支实行财务公开,无投诉。

5、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和信息。按市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及时向市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上报本镇公路相关信息。

6、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重视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养护作业人员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健立健全安全台帐,落实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无事故。

我镇将继续按照巩固好、管理好、发展好农村公路的目标要求,完善养护标准,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机制创新,促进管理上水平、养护保质量,不断开创我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新局面。

1、圆满完成了县下达的20xx年林业四大基地建设造林任务。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亩(任务14815亩),基中油茶5118亩、毛竹3929亩、三桠263亩、板栗、泡桐、猕猴桃等6560亩,火烧迹地造林1215亩,绿化造林224亩。

2、县城生态建设工程属县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今年计划投资800万元,111月份已完成投资640万元。已完成高速入口至红绿灯两侧、城西立交桥四周空地、城西广场、天堂西路两侧坡面、南园滨河公园、竹篙尖公园等处10公里街道绿化工程。

六潜高速岳西段从响肠至温泉两旁火烧迹地多,为加强该段绿化、美化建设,我局2月作出详规,3月中旬通过县政府招投标,确定投入100万元由皖林公司完成绿化任务。已完成火烧迹地绿化造林1215亩,营造以毛竹、枫香等树种为主的风景林224亩。

318国道、105国道沿线实行严格封育,不准采伐、采脂与采挖,部分地方火烧迹地及时更新造林。

3、完成环城绿化公顷,绿化建制镇1个,村庄绿化12个,绿色长廊10公里,森林提质工程3321公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林283公顷,长防林造林467公顷,速丰林建设422公顷,经果林建设211公顷,花卉苗木基地建设30公顷,完善生态旅游区6个,建立科普教育基地3处、义务植树基地2处。

4、20xx年全县有林地面积177793公项,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活立木总蓄积量5887422立方米。

1、继续抓好林业四大基地建设,计划新造林15000亩,其中油茶5755亩,毛竹3380亩,三桠160亩,薄壳山核桃508亩,马尾松、枫香、映山红等5197亩。

2、鼓励和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推广林药、林菌、林菜、林果、林花、林牧等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在提高林地利用率与产出率上取得新突破。

3、实施城镇森林生态建设工程,其中县城建成区绿化20公顷、环城绿化17公顷、新增乡镇绿化达标3个,新增村庄绿化达标10个;实施绿色长廊工程28公里;实施森林质量提升3026公顷;实施花卉苗木基地建设258公顷、林下经济4450公顷。

4、全县有林地面积增加到180000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5%以上。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教育局20xx年安全和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意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护国有资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为重点,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增强实效,为全体师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我校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完善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使其实用、规范、齐全,健全组织机构。

2、层层签定责任状,校长与主管副校长,主管副校长与班主任、教研组长、出租房主分别签定责任状,分清责任,做到奖惩分明。

3、按照上级要求,保证灭火器数量,教学楼走廊15米长放一组4公斤灭火器,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育教室等专用教室各放一组4公斤灭火器,并做到及时更换干粉(20xx年4月份以前必须更换),确保应急时正常使用。

4、保证安全通道、安全门畅通,更换现有安全标识为通电标识32个;教学楼每层缓台、安全门、走廊的两头应装有应急灯,同时保证消防栓正常使用。

6、实行楼梯口、校门口值班制度,设专人负责,防止学生拥挤,使学生上放学期间交通畅通,保证学生安全出入。

7、开设安全、消防、法制及食品安全教育课,间周一次,保证课时,保证质量;做好每月一次的安全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0次。

8、锅炉使用前必须经专业部门年检后方可使用,司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9、阴雨天,微机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育教室、各实验室停止使用。今年安装二次防雷设备。

10、教学楼、前后院平房和贵重物品必须参加保险。

11、加强校外住宿生的管理,与校外住宿生、学生家长、租房户签定安全合同,分清责任,履行法律手续。

12、乘坐出租车上学的学生,与家长及车主签定责任状,分清责任,教育学生不坐超员、报废、无牌照、无证驾驶和非载人车辆。

13、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安全检查,重大节日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全年安全检查不少于30次,并及时整改隐患。

14、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完善教育局规定的九种应急预案,使之具有操作性,并做好实际演练。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疏散演练。

15、管理好师生饮用水水房,设专人看管,及时上锁。

16、聘请二所副所长谢军同志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并邀请每学期到校进行1-2次法制教育讲座。

17、发展现代安全防控技术体系,教学楼内外安装12点监控器一个。

18、安全资料及时存档,做到标准、规范、资料齐全。

19、班级和教研组有安全疏散图,学校有总体疏散安排。值宿室设有报警装置,财会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教室等重要室要安装远红外线装置。并设有应急报警点。

20、组织机构、安全制度要上墙。

21、全年无火灾发生,师生无意外伤亡事故。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安全制度建设。

1、我校安全工作组织及各项安全制度已喷涂上墙,今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及各类应急预案,使其具有操作性。

2、完善各类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工作责任状,一把手负总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跟踪问效,奖惩分明。实行责任追究制。

3、加强校舍安全管理。要常抓不懈,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开学初对校内的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灯、安全标识等消防器材进行彻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到每月对校园做一次安全检查,并责任到人,每日后勤主抓安全的人员要对校园进行巡视,如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校舍、建筑物、体育器材等做及时彻底的维修,并做好记录。加强门卫及更夫的管理,做好值日值宿工作,平时执行二级值班制度,重大节假日执行三级值班制度,各种记录齐全。

4、严禁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活动,特殊情况上报教育局批准,并制定出应急预案,在领导和教师的严密组织下方可进行。

5、安全档案实行标准化管理,资料齐全,档案中有音像资料。

(二)加强安全、消防、法制和食品安全教育工作。

1、以创建“平安校园”为载体,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安全知识教育读本”和“中学生消防”为内容,开设安全、消防、法制和食品安全教育课,由班主任教师担任安全、消防、法制和食品安全教育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关爱生命、自我保护及遵纪守法等知识教育,保证课时,保证质量,间周一节,每学期8节,全年共16节。结合重大节日及重大事件,做好每月一次的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0次。聘请二所副所长谢军同志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并邀请每学期到校进行1-2次法制教育讲座。

2、以“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小手拉大手”活动为契机,开展好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良好效果。每学期组织1-2次学生安全逃生或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及互救技能。

3、加强教职工的安全教育。组织教职工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我校的各项安全制度及规定,使他们明确自己应知及应尽的义务,养成按规办事的良好习惯,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严禁体罚和变项体罚、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发生,提高依法治校的进程。

4、提高防患意识。今年我校建食堂、宿舍,是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要利用讲座、安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远离施工现场,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教育师生远离^v^,不赌博、不传销、不搞封建迷信和参与^v^活动。

6、教育学生不乘坐超员、报废、无牌照、无证驾驶和非载人车辆,包车上放学的学生,学校要与学生、家长签定责任状,分清责任,且掌握车辆情况,并上报教育局备案。加强校外住宿生的管理,与校外住宿生、学生家长、租房户签定安全合同,分清责任,履行法律手续。并随时掌握情况,出现问题及时上报。

有一位著名学者曾这样解释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它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个是自然条件,这个城市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安全的步行空间、人们生活所需的充足的设施。另一个是人文条件,‘宜居城市’应是人性化的城市、平民化的城市、充满人情味和文化的城市,让人有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城市的主人,这个城市就是自己的家。”

有人做过些一项调查,关于的宜居水平,九成以上受调查者认为发展得非常快,但交通、休闲娱乐设施、公用空地等方面,开放程度不够。说明市民对的宜居满意度不算很高。

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性行业水平低,服务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才能从本质上改变这一城市的生活水平;道路建设跟不上,地处于西南山地,交通不便,要提高这一地区的宜居水平就要加强道路建设;公交设施投入不够,公共设施也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群众文明程度不高,城市的文明是这个城市的软环境,群众的文明程度也是决定这个城市宜居程度的一个重要部分。

1的环境优势

县位于重庆市域中部,是重庆市城乡统筹试范县,县城15万人,总人口93万,属于三峡生态经济区,近年来,县的城市布局有了很大的发展,远远超过周边城市的发展。一系列大型生态居民区配套设施的竣工完成,使县的都市化进程步伐稳健。

作为重庆市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尤其自己的独特优势。交通便利,处于长寿、万州、涪陵等大中城市的结合部,是重庆东部近郊重要的陆上交通枢纽,是三峡旅游陆路环线上的一个重要结点。以及交通线路的完善都将大大促进了未来的发展。县有“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称号,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同时在民间文化中也是铜管乐之乡,重庆书画之乡之称。这些对宜居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厚重地民俗文化基础,是建设宜居城市的软环境。县资源丰富,素有“巴国粮仓”、“牡丹故里”等美称。人民利用牡丹的文化底蕴,以花为媒,大打“三花牌”(牡丹花、油菜花、白柚花),极大地提升了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引进外资项目、引进资金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宜居建设争取到了不可或缺的资金和人才。

2的城市定位

要发展宜居城市,要有一个设施、功能、结构基本齐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居住环境首先就是要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对各类住房的需求。其次是供水、交通、通讯、生活、医疗、城市的建筑、广场等公共配套设施。第三就是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如:城市的社会治安状况;人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保障;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人们在养老、失业、医疗、生育等基层设施能否得到满足;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重大疫情、其他公共危机等方面是否有健全的应急机构,严谨的应急预案,科学的应急机制等。第四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文、文化、生态及发展环境。市民的民风、政府的作风、城市精神的提炼与认同,是人们对城市人文环境的主要需求;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是人们对城市文化环境的重要需求;城市的基础自然条件、环境治理能力、生态质量状况、可持续发展潜力,是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需求;城市的行业、就业、创业条件能否提供出良好的机遇,是人们对城市发展环境的主要需求。

纵观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从硬环境和软环境方面看人民正不断提高着优质的生活品味。县人民日常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已坚定地预示着县的宜居城市发展事态良好、前景开阔。

从政府发面看在构建宜居城市的进程中,政府首先要把握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定位。根据重庆市提出的建设“绿色重庆,森林重庆”县政府已初步定义了发展的主要方向为“重点发展工业,巩固原有的企业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培训机构,重点培训和提拔专业技术管理干部”。这些方向的提出都对建设环境资源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要和谐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考虑城市建设任务时应确立一个“城市现代化、生态环保化”的目标定位。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定位。城市中人与人的关系无非也是三个方面:个体、群体、全社会。因此,在建设城市人文环境时要以“群众和谐,社会和谐”的目标定位。按照这个目标定位要求,1要以创建“平安”为目标,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公共应急体系、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建设。2要加快服务体系的建设。要不断健全县的社会保障体系。3协调现阶段社会存在突出矛盾。把公平,平等放到首要位置,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一个坚实的软环境平台。

1三个层面一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人的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宜居的最基本要求。二是软硬环境的建设。人们物质上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之后必然会上升至追求精神层面上的需要。各项公共服务措施是否完善,供求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是否健全成为构建宜居的主要标志。三是和谐的宜居条件。当人们的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后,在建设生活环境方面就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就会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城市和宜居环境是这三个层面的结合和载体,是构建和谐的重要方面。

2齐心协力同发展一是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信心:二是构建宜居要与重庆的总体发展相适应;三是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基础上,必须充分认识目前的县情和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四是创新发展思路,将城市发展导入宜居城市和和谐社会的良性发展轨道中

3合理的城市管理。在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在建设中贯穿“宜居生态”。一是要在管理理念上,从破除“按部就班”到实现“改革创新”。让合理有效的城市管理规划贯穿于整体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并积极反馈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使公共产品的规划、建设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二是要在价值尺度上,从破除以“物”为重点到实现以“人”为中心的要求。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兼顾以“人”为中心,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给群众更高的生活品质。三是要在施政理念上,破除重“管理”轻“服务”的毛病。四是要在服务方式上,破除“粗放”实现“精细”。五是要在民生和市容的关系上,从破除“只重市容”到同时“兼顾民生”的要求。

4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和谐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原则。三是坚持挖掘自身特色的原则。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县自身的地域优势,根据的本土优势,大力开发乡村旅游文化、土特产文化;根据千年古县的历史传承,大力开发丹乡文化、乡村文化;根据千年古县的民俗、民风,大力开发民乐文化、饮食文化等较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使县在建设宜居城市之路上更具吸引力和活力,成为重庆市建设宜居城市的鲜明旗帜。

5建立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一是县是山城,能过充分利用山水优势,构建丰富的城市绿化景观。能够利用山地特有的结构,种植不同的绿化植物,形成丰富的绿化带,发展立体绿化,构建生物的多样性。二要保护好空间形态,建设与自然共存的生态城市。利用河流,山体,森林,城市建筑等,建设有特色的城市布局结构,提高总体视觉质量。三山城上的建筑属于错落有致型,有比其他城市更好的条件发展城市夜景,城市夜景观是城市形象的有力补充。目前,夜景灯饰应以丰富和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美化夜景、丰富市民和游客夜间文化生活为手段,通过实施夜景灯饰亮化建设和改造,把中心城区精心打造成“点、线、带、面”相结合,独具特色夜景灯饰景观系统。这就必须解决夜景灯饰规划层面的问题,通过对夜景灯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走出一条独辟蹊径造特色、依靠特色聚人气的夜景经济发展之路,从而快速实现城市空间的拓展和规模的扩张。四有“牡丹故里”之称,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造的“花海”景观。20xx年成功举办过第一届牡丹节,此后每年都会接待近25万游客,以牡丹为媒,搭配各种经济活动,促进全县的旅游,经贸,交通等的全面发展。从“牡丹节”去办至今为县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速度,都带来的难能可贵的机会。造“花海”可以更大程度上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县的名誉度。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教育局安全和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意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护国有资产和师生人身安全为重点,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增强实效,为全体师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我校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完善各项安全工作责任制,使其实用、规范、齐全,健全组织机构。

2、层层签定责任状,校长与主管副校长,主管副校长与班主任、教研组长、出租房主分别签定责任状,分清责任,做到奖惩分明。

3、按照上级要求,保证灭火器数量,教学楼走廊15米长放一组4公斤灭火器,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育教室等专用教室各放一组4公斤灭火器,并做到及时更换干粉(4月份以前必须更换),确保应急时正常使用。

4、保证安全通道、安全门畅通,更换现有安全标识为通电标识32个;教学楼每层缓台、安全门、走廊的两头应装有应急灯,同时保证消防栓正常使用。

6、实行楼梯口、校门口值班制度,设专人负责,防止学生拥挤,使学生上放学期间交通畅通,保证学生安全出入。

7、开设安全、消防、法制及食品安全教育课,间周一次,保证课时,保证质量;做好每月一次的安全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0次。

8、锅炉使用前必须经专业部门年检后方可使用,司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9、阴雨天,微机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育教室、各实验室停止使用。今年安装二次防雷设备。

10、教学楼、前后院平房和贵重物品必须参加保险。

11、加强校外住宿生的管理,与校外住宿生、学生家长、租房户签定安全合同,分清责任,履行法律手续。

12、乘坐出租车上学的学生,与家长及车主签定责任状,分清责任,教育学生不坐超员、报废、无牌照、无证驾驶和非载人车辆。

13、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安全检查,重大节日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全年安全检查不少于30次,并及时整改隐患。

14、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完善教育局规定的九种应急预案,使之具有操作性,并做好实际演练。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疏散演练。

15、管理好师生饮用水水房,设专人看管,及时上锁。

16、聘请二所副所长谢军同志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并邀请每学期到校进行1-2次法制教育讲座。

17、发展现代安全防控技术体系,教学楼内外安装12点监控器一个。

18、安全资料及时存档,做到标准、规范、资料齐全。

19、班级和教研组有安全疏散图,学校有总体疏散安排。值宿室设有报警装置,财会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教室等重要室要安装远红外线装置。并设有应急报警点。

20、组织机构、安全制度要上墙。

21、全年无火灾发生,师生无意外伤亡事故。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安全制度建设。

1、我校安全工作组织及各项安全制度已喷涂上墙,今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及各类应急预案,使其具有操作性。

2、完善各类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工作责任状,一把手负总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跟踪问效,奖惩分明。实行责任追究制。

3、加强校舍安全管理。要常抓不懈,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开学初对校内的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灯、安全标识等消防器材进行彻底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到每月对校园做一次安全检查,并责任到人,每日后勤主抓安全的人员要对校园进行巡视,如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校舍、建筑物、体育器材等做及时彻底的维修,并做好记录。加强门卫及更夫的管理,做好值日值宿工作,平时执行二级值班制度,重大节假日执行三级值班制度,各种记录齐全。

4、严禁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活动,特殊情况上报教育局批准,并制定出应急预案,在领导和教师的严密组织下方可进行。

5、安全档案实行标准化管理,资料齐全,档案中有音像资料。

(二)加强安全、消防、法制和食品安全教育工作。

1、以创建“平安校园”为载体,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安全知识教育读本”和“中学生消防”为内容,开设安全、消防、法制和食品安全教育课,由班主任教师担任安全、消防、法制和食品安全教育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关爱生命、自我保护及遵纪守法等知识教育,保证课时,保证质量,间周一节,每学期8节,全年共16节。结合重大节日及重大事件,做好每月一次的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0次。聘请二所副所长谢军同志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并邀请每学期到校进行1-2次法制教育讲座。

2、以“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小手拉大手”活动为契机,开展好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良好效果。每学期组织1-2次学生安全逃生或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及互救技能。

3、加强教职工的安全教育。组织教职工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我校的各项安全制度及规定,使他们明确自己应知及应尽的义务,养成按规办事的良好习惯,倡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严禁体罚和变项体罚、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发生,提高依法治校的进程。

4、提高防患意识。今年我校建食堂、宿舍,是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要利用讲座、安全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远离施工现场,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教育师生远离^v^,不赌博、不传销、不搞封建迷信和参与^v^活动。

6、教育学生不乘坐超员、报废、无牌照、无证驾驶和非载人车辆,包车上放学的学生,学校要与学生、家长签定责任状,分清责任,且掌握车辆情况,并上报教育局备案。加强校外住宿生的管理,与校外住宿生、学生家长、租房户签定安全合同,分清责任,履行法律手续。并随时掌握情况,出现问题及时上报。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确保环保工作有序开展

生态及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生产的质量,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20__年以来为了改善镇容村貌,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以治理全镇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结合本镇实际采取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麦坪镇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1、对涉及阿哈水库涉及的二级保护区村寨的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强,通过各部门协作,严格把关区域内的农房建设、新企业落户等审批程序,引导村民及企业易地建房及建厂落户,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源的产生及农房建设的零增长。对本区域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了围栏、界桩和警示牌,并对保护区的村寨开展了环保政策的宣传,通过宣传,广大村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表示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2、建立建全麦坪镇的垃圾清运机制,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对我镇各村环境卫生进行考核和监督。建立了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站(麦坪村),各村寨已配备了垃圾清运车,从20__年以来镇财政已投入资金6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我镇农村垃圾及时清理。

2、将秸秆禁烧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坚持24小时不间断全面巡查和重点区域监督,落实秸秆禁烧责任,由于措施得力,责任明确,大规模秸秆焚烧现象已不复存在。

3、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方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环境保护的氛围。20__年以来,镇政府出动宣传车100余辆次,张贴创模宣传标语1000余条,发放创模宣传资料10000份,在全镇掀起了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4、健康教育方面。制定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应急预案及健康教育宣传预案,定期对镇域内的学校、企业、医院、各村及所有个体商户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在公共场合设置了禁烟标志。

5、保护饮用水源工作方面。由二级保护区所涉及的村寨组成巡查小组,分定期和不定期对沿河流域的居民进行检查,若发现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入河中的现象,立即惩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辖区内水源保护的监管,不断完善村级监督机制,镇政府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政府督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情况,巩固整治工作成果。

6、村容环境卫生方面。将村容环境卫生工作纳入政府议事议程,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镇主要街道路面平整并装有路灯,街道两边无违章建筑;镇主要的村政设施基本健全,集村、学校、商贸区、等功能性区域健全;镇内无外露人畜粪便、建筑垃圾等。

7、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积极配合区级生态等部门综合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关闭、淘汰工艺落后、污染较重和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促进企业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我镇彭官砖厂推动新型墙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从粘土砖到蒸气粉煤灰砖的转变,使我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了61。2%以上。

20__年,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在生态环境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化对__精神的领悟和把握,不断增强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抓手,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强化目标引领,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顺利。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出台“散乱污”工业企业、工业炉窑、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方案,加快推进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全年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治理1074家、工业炉窑治理118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69家、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9台666。7万千瓦,削减散煤26。57万吨,淘汰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1368台,盟市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基本完成淘汰,__及周边地区计划实施的251个项目完工227个。水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并提请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强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补偿办法》《黄河__段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组织完成“一湖两海”水质改善目标论证,向各盟市下达20__年度水质污染补偿金核算结果,涉及资金3129。2万元,依法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994处,生态环境部督办的63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全区13处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治理任务,10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达标排放率99。5%。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出台《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完成4个土壤修复治理试点项目和332个国控监测点监测任务,核实采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基础信息25252512家,对235家涉重金属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年内计划实施的397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273个,全区累计完成33173384个加油站、1454514798个地下油罐防渗改造任务,建成工业园区渣场68个。

20__年,全区优良天数比例为89。6%,较20__年上升3。3个百分点,高于83。5%的年度目标;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其中国家考核我区的20__年PM2。5年均浓度未达标盟市(除鄂尔多斯市和锡林郭勒盟外的10个盟市)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较20__年下降28。2%,达到较20__年下降11。8%的年度目标要求;全区12个地级以上城市除__市、__市、__市外,其余9个城市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列入考核的52个断面优良水体比例63。5%,同比上升9。7个百分点,达到不低于59。6%的年度目标要求;劣Ⅴ类水体比例5。8%,达到不高于5。8%的年度目标要求;42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81%。“一湖两海”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乌梁素海整体水质由劣Ⅴ类稳定提高到Ⅴ类、局部优于Ⅴ类,呼伦湖、岱海水质除COD(化学需氧量)和氟化物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Ⅴ类及以上标准,湖面面积均稳定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根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纳入调查的22009个土壤监测点位安全利用率为98%以上,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二、主动服务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用充分发挥。切实加强源头管控,全面推进区域空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组织制定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积极推进规划环评落地,49个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园区、42个自治区级以下工业园区通过规划环评审查,执行率分别为76。6%、87。5%。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协调生态环境部审批华星40亿煤制气、芒来煤矿等4个重大项目,为伊泰酸刺沟煤矿、元宝山露天煤矿等5个核增产能未批先建煤矿办理了后评价手续,407个自治区级重点项目有377个通过环评审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1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办理,项目环评审批时限、危险废物转移时间均缩短至少50%以上。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__市、__市、__区被授予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阿尔山市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突出问题导向,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有序推进。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加大督导督办、调度通报、验收销号力度,向盟市厅局下发预警督办函3批次涉及22个单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4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43项、完成率87。8%,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的100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65项、完成率65%,2313个有效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启动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分2批完成__、__、__等6个盟市的督察工作,共调阅文件资料2。1万余份,走访部门72个,对48个旗县区开展下沉督察,实地检查企业和项目1563个,在__电视台、__日报、自治区环保双微平台公开曝光19个典型案例,完成2292个群众举报问题的查处工作,责令改正549件、立案查处161件、立案侦查60件、罚款1719。96万元,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生态环境问题。

四、持续深化改革,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稳步提升。组建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和东、中、西部督察专员办。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完成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和自治区核与辐射监测中心揭牌授章工作,12个盟市生态环境局全部完成旗县(市、区)派出分局挂牌,部分机构按新机制运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交通运输、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生态环境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启动实施。配合自然资源厅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的评估调整,推进勘界定标试点工作。起草完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配套办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和《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推进自治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深化排污权交易试点,修订完善自治区排污权交易管理规则、电子竞价交易管理规则和储备管理规则。加强重点企业强制性生产审核,对9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评估验收审核。强化排污许可制管理,完成16个行业2108张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我们将始终保持方向、决心和定力不动摇,坚定不移贯彻落实__对__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从严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整改落实,不断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和风险防控,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各项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守护好__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亮丽__作出积极贡献。

尊敬各位领导:

近年来,__镇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与城镇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现将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城乡环保工作职责。环境保护是一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民心工程,关系我镇的可持续发展,事关老百姓的福祉。我镇的环境整治工作具体由__镇城管中队负责,成立了城乡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负责环境创建、环境迎检等工作。

(三)抢抓机遇,完善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水美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强河道绿化,在保留河道原生态及绿化的基础之上,全面提升骨干河道的景观、生态,解决流畅、水清问题,让骨干河道两岸成为“城中绿带”、“生态走廊”,极大地改善了永安的水系环境。二是按照“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要求,把“海军文化公园”、“春江花月夜”工程建设作为全镇生态建设的“名片工程”,目前,两处生态廊道已全部完成,已经成为人们怡情养生、休闲娱乐、享受自然的人间乐园。

(五)注重督查,加大问责城乡环保力度。镇城管中队联合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实施日跟踪、周报告的督查制度,加大对各社区垃圾、河道、露天粪坑、绿化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巡查力度,将城乡生态环境开展情况纳入季度考核,将在社区“四个文明”年终考核中进行兑现。遵循“先整改,后问责”程序,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社区,明确整改期限,对整治拖拉、推卸责任的社区及个人,严肃追究责任。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环境污染种类繁多,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一是生活垃圾污染。菜叶、瓜果、人、禽、畜粪便未经生化处理,直接排入水沟池塘、河道,或直接用作农作物肥料。堵塞下水道、侵填池塘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二是废弃物污染。废弃塑料农膜、编制袋、电池等回收利用率较低。

(二)居民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有待提高。由于农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及长久陋习的影响,加之宅基地建设规划滞后,缺乏必要的环卫设施,随意处置垃圾和随意倾倒污水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对环境保护工作不太上心。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镇要加大城乡环境执法力度,防治面源污染,加快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提高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能力。加大环保知识及法律、法规普及宣传,扎实开展生态文化进村活动。通过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革除陋俗,树立文明新风,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我镇城乡环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认真听取和吸纳各位委员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好城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城乡环保工作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永安做出新的贡献。

一、扎实抓好主要

污染物总量减排。切实做好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为总量减排和环保工作提供依据;扎实做好新增指标形势分析和项目疏理,摸清底数,提出年度减排目标任务,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要求,将cod、nh3-n、so2、nox四种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单位;完善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方案,探索减排核查工作市场化和政策机制;强化减排工作跟踪、检查和指导,严格督察各项减排措施和减排项目,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火电厂、烧结脱硫等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及燃煤锅炉、工业及养殖企业、机动车污染减排,在自行消化每年新增排放量的基础上,确保完成20__年度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实现“__”减排工作开门红。

二、认真编制和落实环境保护规划

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要求,完成《__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__市环境保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__市“__”总量控制规划》、《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__”规划》、《__市“__”环境监测规划》、《__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规划》、《__经济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__市“__”环保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天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为科学推动全市环保工作奠定基础。完成__市环境保护“__”规划终期评估,积极推进__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建设。

三、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四、强力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继续推进防尘“三大工程”建设,实施三环路、人民南路尘带和城郊结合部扬尘治理;推行工地物业化管理,中心城区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二、三圈层区(市)县要划定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及砂浆区域,全年实现中心城区、二圈层、三圈层散装水泥使用率分别达到76%、56%、49%以上;强化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开展渣土集装箱式全密闭运输试点,20__年实现绕城高速内建筑渣土集装箱式运输;落实道路清扫“4311”作业法,加大道路保洁除尘力度。以实施环保标志管理为抓手,全面实施机动车污染防治,提高新车上户排放标准,完成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线建设,强化高污染车限行执法,全面推进高污染车淘汰工作。继续抓好嘉陵电厂污染监管直至关闭,加强绕城高速内及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燃煤控制区监管,坚决取缔违章占道露天烧烤摊点,从源头控制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协调周边地区加强联防联控,减少秸秆焚烧对大气的影响,实现焚烧秸秆导致空气污染天数比20__年减少1天目标。实施加油站、油罐车、储油库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做好人工增雨工作,推进飞机增雨降尘。确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5天以上;二、三圈层区(市)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9天以上,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五、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

下发《__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完成__生态市建设第二阶段重点项目编制;组织和指导区(市)县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和生态家园创建工作,开展灾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力争1-2个县通过生态县技术核查和验收,建成2-3个省级生态县。加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特殊区域的环境监督管理,做好外来物种的调查防治工作,完成“20__年度温(江)、郫(县)、都(江堰)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工作。做好__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迎检工作,指导青白江、温江、邛崃做好“省模”复查工作,指导邛崃、都江堰、崇州、彭州做好“国模”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洁净城市行动”,按照市委《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现代社会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洁净城市行动”方案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市级相关部门扎实推进行动框架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做好20__年省的政府组织的“城考”迎检工作。

六、严格项目审批管理

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宏观调控作用,继续推进13个功能区规划环评。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实施环评咨询服务前移,对保增长、保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提前介入,主动为当地政府、项目业主、环评机构服务;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项目,积极做好解释与疏导工作,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对无环境容量、超过总量指标的区域,采取等量替换的方式,严格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项目审批;对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风险隐患突出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区域,实行限制审批。强化环评管理与“三同时”验收,开展环保基础设施和隐蔽工程图件审查、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图审查、隐蔽工程质量质检,建设过程实施环境监理和试生产监测验收,对未达到环评审批要求的项目不予验收,对未经验收擅自投运、久拖不验、试生产超期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继续实施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清理整治,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擅自建设等违法行为。抓好环保系统行政审批队伍培训与管理,加强环评机构专业性与规范性建设,强化专家队伍管理,增强咨询服务科学性。

七、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环保法规建设,做好《__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__市环境噪声振动管理条例》修订和《__市污泥处置管理办法》草拟准备工作,完成《__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__市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草拟工作,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市县建设、节能减排、创模复检等工作,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环境执法监察,依法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确保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100%;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专项检查和有效性审核,确保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安装率、使用率和正常运转率。加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工作,签订8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合作协议,建立环境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应急与信访工作考核机制,制定环境应急信息报送制度,开展饮用水源沿线企业、化学品运输与储存、危险废物处置企业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建立重点风险源信息库和防范处置资源信息库。狠抓环保督察督办,围绕市委、市政府环保重大决策部署和环保目标任务,扎实开展环保日常督察、重点督察和专项督察,全面提高督察能力和水平。

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抓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重点排污企业限期治理,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废弃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对“双超”、“双有”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全市放射源动态监控体系,落实属地化管理制度和“常态”管理措施,确保辐射环境安全。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继续实施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企业挂牌整治和限期治理,完成彭州市蔬菜基地土壤污染修复试点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加大环境噪声防治力度,完成中心城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工作,对中心城区日益凸现的噪声扰民问题实施综合整治,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九、提升环境监测和科研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校园绿化水平,现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开展生态文明学校建设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4篇

(一)健全机构,加强管理。为使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在我县得以顺利开展,要配强配齐园林管理人员,添置养护机具,加大经费投入。严格实行县城绿线管制制度,,明确划定县城建设的各类绿地范围和保护控制线,确保绿线内的用地不被随意占用和修改;坚持工程建设中绿化设计和工程设计同时报批的原则,确保项目建设的绿化用地和建设质量;按照“谁栽谁有,树随地走”地原则,对临街绿化带、行道树推行“门前包保”责任制,加强日常巡查,加大对破坏树木、毁坏绿地行政执法力度,督促管护队伍加大绿化管护力度,切实做到建植和养管并重,彻底避免只建不管、只植不养的现象。

(二)科学规划,精心指导。规划是建设的龙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对城市绿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规划、标准设计、合理建设、及时调整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绿化规划上,严格划定绿地控制范围,严格审批和验收各项城市建设工程配套绿化建设,确保各项建设配套绿地达到国定标准。具体实施上,坚持突出重点,做好代表城市形象的公园、主干道、城市广场的绿化;做到大小结合,“大”就是做到规划大手笔,“小”就是抓好树木花草的配制;强化“里应外合”,就是突出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的同时,做好城市绿化。这样就能从源头上避免建筑物挤绿、占绿的现象,有力维护县城总体规划和专项绿化规划的严肃性,提升县城绿化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点面结合、科学布局、合理分布的绿化新格局。

(三)落实责任,严格奖惩。严格按照方案责任分解,完善奖惩制度,落实部门、乡镇责任,对新建居住区、学校、企业保证绿化达到国定标准。特别是住建部门要督促房开商做好小区绿化,发改部门加强对新进企业监督,必须要求所有住宅区、学校、企业绿化刚性达到国定标准;财政部门要把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确保有钱办事;园林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相关项目倾斜,助推创建工作。

(四)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多方的共同参与,按照投资主题多元化、筹资手段市场化、管理方式集约化的思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投资的作用,健全园林绿化建设市场,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园林绿化建设,推动园林绿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彻底改变过去政府唱“独角戏”搞园林建设的做法。保障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所需。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5篇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我校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我校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力争三年内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校园文化特色逐步彰显,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育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生态文明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师生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常识纳入我校地方性课程,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良好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帮助学生获得人

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者、促进者,争当环保小卫士,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师生社会公德意识。

教育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倡导环保生活方式,自觉爱绿植绿护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降低污染,节约能源。组织成立爱护花草、文明礼仪、卫生督查等活动小组,结合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日等环保日,开展“与环保同行”、“建言环境保护,献策节能减排”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参与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

(三)加快学校改造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于学校建设,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通过绿地、树林、雕塑等有机连接,彰显“校在林中,林在校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特色。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绿化覆盖率年内达到50%,绿地率达到36%。拓展校园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活跃学校文化生活,实现文化育人。

(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强化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深入实施学生成长“五个一工程”、“亲子共成长”工程,关注“八类”特殊群体学生成长。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内涵、教育质量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6篇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是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的五年,是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力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主动认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率先跨越,深入实施平台构建、产业培育、企业成长、人才“双高”、县区赶超和惠民倍增“六大计划”,较好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实现健康较快发展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全市GDP突破3000亿元,2016年达3390亿元(预计,下同),年均增长。人均GDP达万元,年均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2016年达亿元,年均增长17%。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五位。

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累计达8060亿元,年均增长,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226宗。中海油惠炼二期炼油项目基本完工,中海油与壳牌集团合作新建120万吨乙烯项目顺利推进,信利一期、伯恩光学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举办6场“惠货全国行”展销会、5届云博会和4届中国手机创新周活动,累计签订销售贸易合同亿元。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5亿元,年均增长;电子商务交易额1400亿元,年均增长24%;出口总额1947亿元,年均增长,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从提高到24%。

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7家,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350亿元,年均增长。新增市场主体万户,其中民营企业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倍,占全市GDP比重。新增上市企业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4家。新增驰名商标15件、著名商标54件。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建设重大产业、重大平台,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调整为∶∶,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个百分点。平板显示、智能终端等高端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大亚湾石化区连续三年排名“中国化工园区20强”第二,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个石油化工基地之一。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累计完成技改投资亿元。罗浮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6年旅游总收入亿元,年均增长。新增金融机构45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亿元、3461亿元,年均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业科技贡献率64%。

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中韩(惠州)产业园成为中韩自贸协定中国三个园区之一。潼湖生态智慧区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平台,引进引领性项目14宗、研发机构10家、企业研发中心9家。环大亚湾新区成为省重大区域发展平台,81宗现代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52亿元,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成效初显。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增长倍,占全市。

县域经济亮点纷呈。博罗县、惠东县、龙门县人均GDP相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个县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市个百分点。博罗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惠东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惠城区入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惠阳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全市第一。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3倍和4倍。博罗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龙门获评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县。

过去五年,我们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

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6+N”系列文件。成功引进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广东IMEC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科新能源研究院、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创新资源。与美国、德国、以色列、乌克兰、比利时等国家科研合作不断深化。省级专业镇增加到24个,建立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23个。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达466家,增长倍。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其中部级5家,孵化面积达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1023家。建成新型研发机构9家、在建16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9个、院士工作站3个,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被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建成众创空间20家,累计引进374个孵化团队。建成国家石油化工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光电产品光辐射安全质检中心。

创新创业成果丰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6项。TCL入选国家首批创新企业百强工程试点企业。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5800件、1160件,分别增长倍、10倍,获中国专利优秀奖8项,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质量强市建设深入开展,3个国家、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人才双高计划”“人才双十行动”深入实施,累计引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39个、领军人才69名,其中院士4名、“”专家12名。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万人。完善创业政策,建成广东惠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7个创业基地,新增创业人数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0万人。仲恺高新区入列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过去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体制机制释放新活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出台“去降补”“1+5”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234家关停类国有“僵尸企业”出清,95家特困类国有企业脱困工作加快推进。房地产去库存成效明显,总库存较去年初下降668万平方米,住宅库存消化周期缩短至个月。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金融市场运行稳健。落实涉企税费减免等各项降成本政策措施,2016年为企业减负超百亿元。全面启动18项补短板工程,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实施“三张清单”管理制度,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网上办理率达。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推行。项目投资实施并联审批,提速80%。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十二五”目标。建成市、县区一体化运行的“中介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累计完成交易项目万宗。国有企业实现改革增效,净资产增至亿元,年均增长。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发证。建成农村“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两建”考核连续四年居全省前列,获批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为省首批创建公共交通示范市,累计承担省级以上改革试点86项,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作用不断增强。

对外交流合作步伐加快。积极贯彻“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设立10个驻外经贸文化联络处,成功举办5场“惠货全球行”活动。与我市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96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企业对外投资亿美元,年均增长96%。与萨摩亚务实合作取得初步成效。与韩国城南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过去五年,我们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聚力扶贫攻坚,城乡统筹发展迈上新台阶

“两港三网”建设成效显著。惠州机场开通11条航线,通达12个城市,2016年旅客吞吐量达55万人次。国际集装箱码头建成投产,惠州港吞吐能力突破亿吨。建成惠州海湾大桥及7条(段)高速公路,新增里程254公里,总里程达633公里。厦深高铁开通,莞惠城轨惠州至常平段通车,赣深客专动工,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光纤入户率,4G移动用户383万户。市区公共区域基本实现WiFi覆盖。新增110千伏以上变电站18座,新增输电线路1565千米,供电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城市实现扩容提质。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超过96%,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67平方公里。完成惠州大道、三环路等城市主干道升级改造,建成金石四路、激流坑水库配套道路等一批城市道路以及59条市区连接路,四环路、隆生大桥、市民公园、市植物园等顺利推进,新建城市公园39个。建成数字城管,实现“三网”联动。获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50强。铁腕整治“两违”,累计拆除违法建筑333万平方米。城市路网更优、景观更靓、品质更好。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改扩建国省干线公路公里、县道185公里,完成新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4060公里。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万亩,新增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0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省名牌农产品59个。环罗浮山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惠阳、惠东示范片建设顺利推进,惠城区获批_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农村泥砖房改造24220户。完成105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1个省级贫困村通自来水工程。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加快建设,惠州大堤(南堤)堤路贯通工程扎实推进,城乡水利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

帮扶工作扎实有效。两轮扶贫“双到”任务全面完成,落实帮扶资金亿元,193个省市重点帮扶村、万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脱贫。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全面推进,2万名无劳动能力相对贫困人口年度脱贫任务全面完成。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对口帮扶惠东县、龙门县工作深入推进,援疆援川工作阶段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守生态底线、践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势更加明显

生态创建成效显著。每年投入20亿元治水、20亿元种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深入推进,建成部级生态镇6个、省级生态县区3个、省级生态镇53个,生态镇村占比超过80%。入选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扎实推进河涌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功打造金山河、青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样板工程。淡水河、潼湖流域水质逐步改善。考洲洋等重点海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全省第一,获评部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新建湿地公园6个、森林公园45个,森林覆盖率达,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获评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

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54座,实现“一镇一厂”,建成截污管网1200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6%。“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扎实推进,建设森林村庄533个,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2万多个、污水处理设施714个,农村垃圾实现“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连续两年在省人大组织第三方评估中排名珠三角第二位。潼湖环境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整治“行动”,空气质量排名居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列,“惠州蓝”享誉全国。

节能减排成效突出。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低碳生态规划。累计完成减排项目268宗,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900多个,清退重污染项目188宗。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万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908辆。完成燃煤锅炉淘汰、VOCs重点企业治理和火电、石化企业脱硝降氮改造工作,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过去五年,我们集中财力办好民生实事、发展社会事业,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坚持将市级新增财力75%以上、县级新增财力60%以上投入民生。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投入355亿元完成项目275个。通过实施542个服务项目,建立了“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心区建成惠民自行车站点167个,投放自行车5700辆。改造提升集贸市场111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入选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市。

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新增城镇就业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新建保障性住房14806套,启动棚户区改造6512户。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年均增长13%。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健全,率先实现职工医保与生育保险合并实施、职工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待遇统一。灾害应急救助能力明显增强,为216万农村人口购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县区公办社会养老服务中心7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6家、农村幸福院160家。

文教卫体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92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万个、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万个。惠州学院入选全省首批应用型大学转型试点。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职业学院申办成功。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民办高校落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实现全覆盖,创建成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文化惠民卡制度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小巷总理》《千年之约》等文艺精品广受好评。累计新增省级文保单位27处、省历史文化街区5条,获评部级传统村落10个,入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功承办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全面启动卫生强市、健康惠州建设。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新院、中大惠亚医院投入使用,完成市中心人民医院改扩建,整合组建新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建、改建村级卫生站529间,建成基层中医馆66间。成功应对全国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累计减少出生缺陷婴儿近8000人。获评首批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计生工作连续三年获省考核第一。博罗获评世界长寿之乡。成功承办世界象棋锦标赛、世界男子水球联赛总决赛、中华龙舟大赛、省港杯足球赛等赛事活动。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全警大巡防”“全民大群防”,“两抢一盗”警情逐年下降,平安惠州建设成效明显,连续两次获评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推动文明创建向基层延伸,高水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社会组织总数3513个,注册志愿者达43万人,1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累计建成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207所,率先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打假工作考核连续三年全省第一。食品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统一监督管理,食品安全形势趋好。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五年来,我市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进展,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民族宗教、港澳台、红十字、残疾人、老区建设等工作迈上新台阶。统计、物价、供销、口岸、打私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方志、档案、移民、气象、三防、消防、应急、防震、科普等工作实现新发展。

过去五年,我们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累计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24件、省政协委员提案21件;市人大代表议案59件、建议801件,政协委员提案884件。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社会听证、政府决策咨询、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价、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数217件。成为全省首批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地级市之一,配合制定地方性法规3件。村(居)委“法制副主任”制度经验全国推广,全国仲裁“两化”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获评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城市、全国首批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

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扎实开展“万众评公务”活动,党政领导信箱、行风热线、惠民在线和网络问政等平台作用充分发挥,累计办理网民来信万件,办结率,公开政府信息42万条。督查机制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工作落实。市行政服务中心累计受理业务160万宗,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四年居全省第一。

廉政建设不断深化。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廉政风险防控,驰而不息纠正“”。开展强农惠农资金、教育乱收费等领域专项治理,实施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专项执法监察,审计全覆盖稳步推进,反腐败工作扎实有效。大力倡导艰苦奋斗,“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海内外各界朋友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市领导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第十一届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各驻惠单位、驻惠部队、武警官兵,向老领导、老同志,向支持惠州建设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是争创竞争新优势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始终坚持真抓实干,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坚实保障;始终坚持惠民利民,是做好政府工作的最终目的。经验弥足珍贵,鞭策永续前行。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速度与预期存在差距,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升;创新资源要素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结构调整尚须发力,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进出口形势严峻,实体经济面临困难增多;“三农”工作存在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与刚性支出需求矛盾加剧,经济金融风险隐患增加,管理防控能力有待提高;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领域存在隐患,环境保护、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机关作风须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有待提高,营商环境亟待改善等等。我们将正视矛盾、直面问题,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展望和2017年工作意见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全面分析了今后五年我市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机遇,确立了“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发展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突出“四个发展核心”,全面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率先跨越,全面提升政府效能和法治化水平,全力打造智造高地、区域枢纽、生态名城、文化强市、惠民之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奋力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为全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惠州新贡献。

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要坚持以绿色化为引领,大力发展高端优质、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加快建设协调发展、宜居宜业的绿色城乡,努力构筑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积极培育遵循规律、崇尚文明的绿色文化,持续增进和谐共生、普惠共享的绿色福祉,在践行绿色化、融入现代元素与彰显山水特质上久久为功,在“更好质量”和“更高水平”上奋力突破,在“率先”与“全面”上决战攻坚,让“青山绿水”永不褪色,给“金山银山”添足成色,真正使“远者来、近者悦、居者安”。展望未来,五年后的惠州:

———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综合实力更加雄厚。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推动供需结构有效匹配、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全市GDP突破50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全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力争各县区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建成万亿产业集群,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推动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石化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汽车和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传统制造业超过1000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2+2+N”现代产业体系更具竞争力。

———建设千里轨道交通,区域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全力推进“两港三网”建设,惠州机场开通国际航线,惠州港吞吐量突破亿吨。加快500公里轨道交通和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完善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全面融入广深港“30分钟生活圈”。坚持面南向海发展,优化“一城六组团”空间布局,建设一批高铁新城,推动中心城区由临湖、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

———打造广东硅谷和国家创新城市,核心竞争力更加强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潼湖生态智慧区“创新核”作用,促进创新要素高端聚集、高度聚集、高速聚集,把潼湖生态智慧区建成“广东硅谷”。不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2件,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广东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

———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绿色品质更加彰显。探索构建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体系,实行自然资源资产清单管理制度,培养绿色行动自觉,大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地空间,提升绿色发展指数,率先建成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施绿色城乡“六大行动”,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城市自然资本价值。

———建设文化强市,文化软实力更加厚实。加快文化惠州建设,发展“文化+”新兴业态,建成文化惠民先行区。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促进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提升文化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道德素质大幅提高,“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惠州城市精神进一步弘扬,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五连冠”。

———建设健康惠州,惠民之州民生更加幸福。以健康惠州“十大工程”为抓手,着力建高地、强基层,建立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卫生强市、健康惠州。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确保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巩固提升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成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让城市更温馨,让本地人更有自豪感,让外来人更有归属感。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新开局要有新气象,新发展要有新作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8%以上;人均GDP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等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海绵行动”,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确保完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两大核心任务”。重点推进十项工作: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

深入推进“去降补”。进一步落实“去降补”方案和行动计划。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国有特困类企业基本脱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推动重点区域和商业地产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做好金融行业去杠杆工作,降低企业杠杆率。打好降低企业交易、人工、社保、物流等成本的“组合拳”,清理压减涉企收费,落实降税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抓好补短板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山区交通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设施等短板设施建设。

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妥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优化农产品结构,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举办第五届惠州现代农业博览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强化清单管理、进度预警,确保完成230宗重点项目602亿元年度投资计划,提高2013年以来新立项亿元以上项目履约率、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率。突出抓好工业投资项目落地投产,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制造业投资占比。制定出台我市利用外资优惠政策,鼓励优质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产,大力引进储备一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形成项目滚动式开发格局。

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深入开展“惠货全国行”“网上行”,办好2017年中国手机创新周及第六届云博会,支持企业参加大型展会,提高市场占有率。稳定扩大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支持发展康养、文体等服务消费和智能家居、网络信息等新兴消费,大力推行绿色消费。抓好旅游宣传推介,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消费。鼓励线上线下互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二)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实自创区发展规划和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创新改革试验,力争在成果转化、金融创新、科技管理体制等领域取得突破,全力打造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全国创客产品定制中心、华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广东创新创业高地。

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落实奖励扶持办法,强化辅导服务,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数据库,对外市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专项补贴,确保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50家以上。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孵化面积达80万平方米。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力争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5%、18%以上。

推进联合协同创新。全力抓好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建设。推动广东IMEC研究中心、广东石化创新中心落户,加快南方工程检测修复技术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步伐,建成新型研发机构12家。深化与美国、德国、比利时、以色列、乌克兰等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办好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大力发展“四众”平台,加快建设标准化创业孵化基地。做大股权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协同创新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双十行动”。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积极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加大创新创业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丰富人才培养形式,大力支持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落实劳动者终身技能培训政策,实施技能振兴专项活动。健全职称评定、绩效激励政策措施,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激情。

(三)以提质增效为方向,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支持企业培育商标品牌和名牌产品,努力打造“百年老店”。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继续培育大型骨干和“三高”企业,提升规模化综合制造能力。加快国家鞋材及鞋产品质检中心、国家北斗导航产品质检中心建设。

优化提升两大支柱产业。全面建成中海油惠炼二期1000万吨炼油、120万吨乙烯和华瀛1000万吨燃料油调和配送项目,积极推进SMPO/POD、惠州国储二期等项目建设,着力延伸中下游及关联产业,提高精细化工率。做大做强平板显示、智能终端、LED等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推进TCL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信利二期、伯恩光学新基地、欣旺达等一批项目建设。抓紧实施“世界手机之都”七大专项工程,提升手机产业竞争力。

加快培育新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抓紧做好高潭抽水蓄能电站、惠东LNG接收站前期工作,推动国电惠东斧头石风电等项目建设提速。加快推进广东太平岭核电、中科镁基锂电池项目。积极培育和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推动比亚迪、德赛、华阳、亿纬锂能等企业扩大产能,继续推进东风本田一体化、亿鼎、科达利等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汽车电子、发动机零部件等优势行业。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力争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500亿元。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发展保税物流、金融服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生产业占比。抓好西湖创5A景区、巽寮创部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大力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加强政府、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合作,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更多企业在主板市场、新三板市场挂牌上市。继续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力度,推动更多小型企业上规模发展。

(四)以平台建设为支撑,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抓好环大亚湾新区建设。加快在建拟建的128宗现代产业项目、重点基础设施和起步区项目建设,引进一批高端项目,做强做优石油化工、清洁能源、现代物流、滨海旅游产业,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大亚湾、惠阳临深片区和惠东稔山科技文化生态城建设,打造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加快“1桥8路”等跨界连接路建设,联手推进跨界河涌及重点水域治理、区域性绿地生态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

提升仲恺高新区建设水平。引进一批高端研发、智能制造、创意设计等优质项目,加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与物联网、智慧装备制造、北斗定位、虚拟现实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以孵化器项目和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创新人才,积极推进“357创新产业带”建设,实现“四区联动”发展。改造提升仲恺进出通道,加快推进仲恺大道改造、金恺大道、惠新大道和江南大道等工程。抓好潼湖流域环境整治,加快建设观洞湖森林公园,打造宜居宜业科技新城。

推动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提速。加快思科潼湖科学城、碧桂园创新小镇、中关村科技金融小镇、万城智慧等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完善提升智慧区创新园,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创新项目。加快智慧大道、创新与总部经济区首期市政工程和潼湖湿地公园首期等项目建设步伐。抓紧编制智慧区城市总体规划、湿地保护规划、低碳生态规划等专项规划。组建智慧区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母基金,打造“广东硅谷”。

加快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紧密对接国家自贸区战略,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抓紧实施产业园总体规划。抓好太库国际孵化器与韩国创新资源对接,引进一批中韩合作示范项目。成立中韩(惠州)产业园管理机构。积极争取省出台支持产业园加快发展的专项政策。推进与韩国新万金开发厅务实合作,促进双方资源共享、产业对接、联合招商。

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园区服务配套。强化土地、用电等要素保障,推动在建项目尽快形成产能。支持东江、惠南等产业园扩容提质。加大对口帮扶力度,提升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惠州(龙门)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水平。

(五)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基础性关键性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完成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任务。深化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做好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积极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权责清单和服务清单制度。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继续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服务,拓展网上办事大厅功能。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首席服务官制度,实现项目审批提速提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实现工商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度。复制推广广东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成果,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不断健全监管体系,全面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风险。积极防范金融风险隐患,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排查和整治,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财政运行预警监测体系,保持财政健康运行。严格落实综治维稳责任,突出抓好社会面风险防控,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扩大国际交往,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巩固传统经贸伙伴关系,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兴市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组织好惠州产品(墨西哥)展览会,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加博会等大型展会。进一步发挥驻外联络办事机构的窗口作用,建立完善海外营销网络。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与港澳台的紧密合作。大力发展一般贸易,推动外贸格局加快从”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为主向”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为主转变,力争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高到25%。

(六)以城市组团发展为路径,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优化城市中心区建设。深化”四规合一”,建设共享空间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抓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积极申报海绵城市国家试点。推进四环路南段、梅湖大道、金龙大道改造以及第三东江大桥等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北环大道、金石三路等市政工程。建成金石二路、新开河北桥,市植物园一期开园启用。完善城市慢行交通设施,积极发展低碳便捷交通体系。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抓好”和美网格”创建和数字城管提质。有序推进”三旧”改造,坚决整治违法建设违法用地。

推动”一城六组团”发展。加快高铁、城轨、高快速公路互联互通,畅通县域交通网络,促进”一城六组团”协同发展。坚持扩容提质与凸显特色并重,推动惠东、博罗、龙门县城建设。制定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做大做强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规模。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制定推动50万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方案。加快发展中心镇、重点镇,打造一批县域城市次中心。深入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建成一批创新小镇、康养小镇、旅游小镇、森林小镇等”特色小镇”。

完善现代基础设施。推进惠州机场改扩建及配套道路建设,积极拓展新航线,抓紧筹建航空口岸、航空保税园区。确保荃湾港区煤炭码头等项目建成,开通更多国际国内港口航线。建成从莞高速惠州段,继续推动武深高速惠州段建设,动工建设河惠莞高速、汕湛高速惠州段。大力推进广汕客专、赣深客专惠州段等轨道交通建设,加快编制高铁惠州北站、惠城南站、深惠城轨道线站位相关规划,开展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惠州城市轨道线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号线建设规划。全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宽带通信网,实现4G进村全覆盖。建成500千伏崇文输变电工程,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拓展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新建充电站20座、充电桩1100个。

积极参与大珠三角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深莞惠(3+2)经济圈一体化,全面对接深圳东进战略,积极参与深圳东部创新产业带、黄金海岸旅游带和国际低碳城建设,打造百里滨海现代产业带。探索推动产业共建新模式,主动承接深圳、东莞优质产业、人才、资金外溢,完善与深莞交通路网对接和社会事务合作,深化与河源、汕尾等市的互动交流,打造百里高铁创新产业带,辐射带动粤东粤北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凸显区域性枢纽地位。

(七)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健全绿色发展机制。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评价制度,实施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审计,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守生态红线。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健全环保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环保共治体系,大力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林权、水权、排污权等交易制度改革。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提升生态创建水平。严格落实低碳生态规划,扎实开展”增绿”行动,规划建设森林碳汇工程万亩、生态景观林带万亩、森林公园13个、湿地公园2个,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示范区,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绿满家园”行动,高标准建设森林村庄120个。实施美丽海湾、银色岸滩、生态海岛等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承办好第七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力争各县区创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标准。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清水”行动,深入推进国家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建成启用金山二期、梅湖三期污水处理厂。全面实行河长制,大力实施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继续推进”两河”流域和沙河、公庄河综合治理,掀起黑臭水体整治大会战,推进河涌污染治理提速。深化美丽乡村”清水治污”行动,加强农业面源和畜禽业养殖污染整治,新建200座以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扎实开展”碧海”行动,加强海岸带保护利用,强化陆源污染排海联防联控,确保近岸海域水质稳定优良。扎实开展”护蓝”行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优良。扎实开展”净土”行动,出台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方案,实施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理,着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抓好垃圾分类处理,切实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完成市区垃圾填埋场安全维护和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市生态环境园建设。深入推进美丽乡村”清洁先行”行动,巩固提升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成效。

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扎实开展”低碳”行动,实行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动大亚湾石化区申报部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全面推进工业、农业、生活、交通各领域减排,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消化力度。

(八)以精准扶贫为重点,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六个精准”_五个一批”要求,坚持”一村一策、一户多策”,确保脱贫攻坚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坚持开发式扶贫,大力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实现”村村有物业、户户有就业、人人有收入”。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八项工程,确保46个省级相对贫困村和有劳动能力的5279户、21472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硬任务,全面消灭人居泥砖房。加大对落后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帮扶力度,建好办好高潭革命老区”三个基地、十件实事”。

大力推动农村加快发展。建设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全面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1242公里通自然村村道硬底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和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农村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

全力补齐小康社会短板。坚持分类指导,编制专项行动方案,加快补齐居民收入、三产占比、研发投入、公共交通等短板指标,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收入倍增”计划,重点促进低收入群体加快增收,推动城乡人均居民收入增长达到预期目标。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提升第三产业占比。建立健全以财政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科研经费投入体系,提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深化公交体制机制改革,改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

(九)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开门办实事,安排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70项民生实事。农村五保对象、孤儿养育、城镇”三无”人员供养等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100元、1500元、1620元。完善困难居民医疗救助体系,出台基本医保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完善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补贴制度,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逐步实现住房保障货币化。完成棚户区改造1650套、农村危房改造7140户。用好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万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加快建设卫生强市健康惠州。大力实施”十大工程”,推进重离子肿瘤医院建设,打造特色专科医院。办好葛洪中医药研究院,筹建葛洪中医院,加快推进部级中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中医药创新基地建设。完善”县镇一体化”_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实行”两个相当于”政策,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推动重心下移。深化”三医”融合改革,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大力培养和引进全科医生,设立12间家庭医生培训中心。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发展智慧医疗,建立”互联网+”城乡交通创伤智能救助平台。深入推进”两生协同”制度改革,完善区域性高危孕产妇和婴幼儿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示范工程。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市民身心健康。

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中小学新建和改扩建,力争新增学位万个以上。抓好西湖高中建设。加快推进高中免费教育。建立民办学校教师长期从教津贴补助机制,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标准化覆盖率95%以上。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确保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申办成功,启动建设惠州科技职业学院。支持惠州学院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继续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

推动文体事业发展。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推出一批本土文化艺术精品,打造文化强市。抓紧编制历史城区文物古迹连片保护规划,建立覆盖全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加快打造粤港澳台影视拍摄基地、数字化档案馆,推进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筹办好中华龙舟大赛、省第四届体育大会,积极备战第13届全运会、第15届省运会和第13届省文化艺术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群众体质。

继续深化文明创建。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打造一批示范点、示范片。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实施”七大提升工程”和”七个专项整治行动”,狠抓四级文明联创,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和”文明村居·美好心灵”活动,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力争博罗县、龙门县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惠东县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行列。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积极创建法治城市,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机制。推动社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镇街社工服务站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健全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禁毒工作和”平安细胞”建设。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积极推进打假工作,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

继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对口援疆援川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着力抓好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三防、消防、应急、气象、移民、粮食、统计、科普、方志等工作,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切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同志为核心的_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纪,全面执行《准则》《条例》各项规定,坚决贯彻市委关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意见,把管党治党的部署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贯彻落实新的《立法法》,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配合人大做好立法工作,高标准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制度,办好人大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完善第三方评估、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价机制,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设行政执法信息平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加快服务政府建设。始终坚持”三严三实”,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健全督查问责激励机制,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向群众承诺的事,说一项做一项,对群众关心的事,定一件办一件。厉行勤俭节约,大力推行绿色办公。严厉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切实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强化廉洁政府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反””。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动监察和审计全覆盖,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_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用担当扛起责任,用实干成就梦想,推动惠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努力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召开!

(一)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13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45元(具体提高额度以省确定的调整提高额度为准);提高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省确定的标准为准);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从不低于每人每月102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00元;全市孤儿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39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0元。

(二)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大力实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确保21472有劳动力的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部相对贫困村出列;加大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帮扶力度,按贫困残疾人每人每月150元标准发放政府津贴、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200元标准发放护理补贴;继续为全市45岁以上失独家庭父母每人和独生子女伤病残家庭每户购买1份计生家庭意外伤害险。

(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惠民水平。开展”互联网+城市智能化急救体系”建设;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420元以上(以国家和省确定的标准为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元以上;实现全市孕产妇产前地中海贫血初筛率(血常规)达95%;继续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推动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加强重症精神疾病人管理及其治疗力度;继续实施”全面二孩”妇幼健康项目。

(四)优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寄宿制公办学校公用经费补助从农村扩大到城市,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200元提高到250元;对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将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每月900元;申办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五)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无线宽带”村村通”工程建设;为农村居民购买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减少受灾群众直接财产损失;继续免费为我市种植水稻、马铃薯和玉米农户购买种植保险,并为农户新增岭南特色水果、家禽、生猪等保险补贴;全面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支持599个行政村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条件;为100个自然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配送体育器材;完成通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建设1242公里;开展市农业综合检测中心建设项目。

(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启动西枝江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完成48公里中小河流治理(二期);建设东江水源地生态安全体系1500亩;对全市50条主要河涌每月开展一次水质监测;继续推进新开河、望江沥和大湖溪沥水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升级改造泵站设施,提升排污能力;建成200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对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实行奖补;新建和改造市中心区垃圾中转站各5座;推进东山海大型人工鱼礁示范区项目建设;继续实施考洲洋—罂公洲至赤岸区域海岸带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继续推进”美丽乡村·绿满家园”行动,建设森林村庄120个;实施森林进城围城(森林公园)工程;进一步加强市区公园建设;建设市域道路”两改造、两提升”体系1500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万亩。

(七)提升文化惠民水平。贯彻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继续实施东坡祠修复工程和宾兴馆抢救修缮项目;推动市慈云图书馆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继续实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进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卡”文化消费补贴机制;不断加强农村文体协管员制度建设。

(八)推进道路交通建设。全面推进省级公交示范城市创建,加快公交体制机制改革,惠城区公交行业统一实行TC管理模式;对惠城中心区20座公交站点升级改造为公交候车亭;继续实施市区10条连接路建设工程;推进隆生大桥及相接道路建设工程;进一步实施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建设工程;继续开展四环路南段(仲恺大道—惠南大道)道路建设工程;继续实施S120线惠城南旋工业区至原横沥收费站段改建工程等国省道建设;完成机场路二期工程建设。

(九)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加快实施拆迁安置房建设,大力实施市区连接路(棚改)拆迁安置房项目、隆生大桥水口片区拆迁安置房项目和市民公园拆迁安置房项目;改造7140户农村危房;续建惠城中心区公共租赁住房1160套(惠南居一期和二期)。

(十)提高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水平。创建7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38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深入推进流通市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服务;扎实推进禁毒工作;继续开展全省违法犯罪人员DNA数据库建设;鼓励基层村(居)委会聘任法律专业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培育法治精神,解决基层法律问题,推动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推进我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展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高12345热线服务水平;开展行政服务”一门通办”及”一门一网式”通信工程改造,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人才服务大楼装修改造工程,推动我市公共人才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有关注释:

[1]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部级开发区和惠阳经济开发区、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等5个省级园区。

[2]“1+6+N”系列文件:惠州市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的系列文件,其中的”1″即《惠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6″则指创新平台构建、创新能力跃升、创新企业培育、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成果燎原、创新环境优化等”六大行动”及保障措施,”N”为其他的配套文件。

[3]中科院”两所两装置”:中国科学院核与材料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CIADS(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HIAF(强流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

[4]人才双十行动:《_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完善”人才双高计划”实施”人才双十行动”意见》,其中”双十”是指梧桐引凤、天鹅惠聚、海外人才、博士惠聚、双创平台、拔尖人才、党政强基、企业精英、蓝领博士、社工培植等”十大工程”,设立惠州双创突出贡献奖、举办惠州人才需求年度会、开展招才引智全国行全球行网上行、举办创新与人才活动周、举办高端学术活动惠州行、设立惠州英才榜、打造人才服务直通车、建设高层次人才联谊空间、建立高层次人才智库、开展人才千村千企行”十大品牌”。

[5]:2008年12月,中央决定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用5到10年时间,有重点地引进并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惠州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6-2018年)》及《去产能行动计划(2016-2018年)》《去库存行动计划(2016-2018年)》《去杠杆行动计划(2016-2018年)》《降成本行动计划(2016-2018年)》《补短板行动计划(2016-2018年)》。

[7]去降补:是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8]三张清单:《惠州市人民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简称”权责清单”)、《惠州市职能部门服务清单(试行)》(简称”服务清单”)、《惠州市企业投资管理负面清单(试行)》(简称”负面清单”)。

[9]一门式一网式: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和审批服务系统整合为政府综合服务窗口和网上统一申办受理平台,群众只需进”一个门”、上”一张网”即可办成事。

[10]农村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

[11]两港三网:海港、空港、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宽带通信网。

[12]“三网”联动:”三网”即属地治理网、城管执法网、行业(商户)自律网。

[13]两违: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

[14]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

[15]大气污染整治”行动”: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泥头车、公路扬尘污染、街道冲洗降尘、黄标车淘汰、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工业废气污染、垃圾焚烧污染等专项整治行动。

[16]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缩写,其与氮氧化物的反应是造成大气中臭氧等污染物浓度增加以及向二次有机颗粒物转化最终形成的重要原因。

[17]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8]四个发展核心:一个核心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一个核心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核心要求—新常态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一个核心标杆—全面对标深圳。

[19]“2+2+N”现代产业体系:继续壮大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两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汽车与装备制造、清洁能源两大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三高”企业: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

[21]IMEC:是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nter-universityMicroelectronicsCentre)的英文缩写,成立于1984年,是世界领先的独立的纳米半导体研究机构,拥有全球先进的芯片研发技术和工艺,与美国Intel和IBM并称为全球微电子领域”3I”,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巨头有着广泛合作。

[22]SMPO/POD: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

[23]建设”世界手机之都”七大专项工程:智能制造提升、创新创业促进、骨干企业壮大、综合品牌打造、人才引进培育、对外开放合作、城市环境提升等七大工程。

[24]357创新产业带:即S357省道沿线的陈江和沥林片区,这一片区域位于仲恺南部,是仲恺最靠近深圳和东莞的地区。仲恺高新区实施南部发展战略,将着重打造S357省道惠深创新产业带。

[25]四区联动:仲恺高新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潼湖生态智慧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区。

[26]四规合一:将国民经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这四项规划逐步实现融合。

[27]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EcosystemProduction)的英文简称,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量。GEP核算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具体实践,更是对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契合绿色发展的新要求。

[28]1桥8路:1桥,即深汕高速公路惠阳西互通立交桥;”8路”:即大亚湾龙海一路、龙山五路、淡澳河东侧滨河路升级改造、S358线惠阳新圩至东莞清溪段改建;惠阳区东华大道、环西路南段、S356线惠东新车站至惠阳沙田段改造工程;谟霞公路惠东段改造。

[29]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五大试点任务”: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30]和美网格:通过细分网格、多方协同、规范执法、亲和融入等方法,推动网格化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推进与街道、社区、各职能部门、各种社会团体等的协调联动,打造”和谐”的共建、共治城市治理模式,共享”美好”的市容环境秩序。

[31]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2]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33]脱贫攻坚八项工程:产业发展扶贫工程、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程、社会保障扶贫工程、教育文化扶贫工程、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扶贫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工程。

[34]高潭革命老区”三个基地、十件实事”:”三个基地”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党史教育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十件实事”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推动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落户、建设潮莞高速连接线、完善供电基础设施、改善宽带通信设施、建设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健康惠州”十大工程”:惠州健康城项目、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市中心人民医院两个中央投资项目、市第五人民医院和羁押医院整合建设项目、市皮肤病医院建设项目、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复退军人医院整合建设项目、乡镇卫生院强基提质项目、村卫生站公建民营建设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和互联网医院建设项目。

[36]两个相当于:医疗卫生投入比例相当于教育投入比例、基层医生收入相当于教师收入。

[37]“三医”融合:”三医”是指医疗、医保、医药。

[38]两生协同:”两生”是指卫生和计生。

[39]“2+10+N”高等教育体系:其中,2是指2所本科院校,10是指1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N是指多所专门研究院或研究生院。

[40]七大提升工程:文明素养、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文明村居、文化内涵、体制机制和宣传氛围”七大提升工程”。

[41]七个专项整治行动: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社会矛盾化解攻坚、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社区管理等七个专项整治行动。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7篇

1、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负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企业负责人职责,并定期向我县环保部门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2、建立制水车间的污染物信息档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3、定期组织召开环保会议,进行工作布置,环保培训等。

4、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现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5、提高对废水的再利用,设施的'管理工作,设立专人负责,出现故障及时处理。

6、对在环境保护、防治污染和环境建设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7、加大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开展企业环保竞赛活动,切实搞好工业废水治理工作,确保做到零外排。

8、积极配合市环保局每季度一次的监督性监测。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8篇

北台子村“两委”把创建工作作为今年重要的村务工作之一,成立了以村支书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村“两委”干部、社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按照实施方案的各项内容抓好落实,文明村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为贯彻落实_、_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县在全省的生态屏障战略地位,规范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环生态〔20xx〕4号)、《关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办〔20xx〕110号)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区的申报和管理办法(试行)》(粤环〔20xx〕72号)等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9篇

(一)建立健全学校综治工作管理制度

1. 校园内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并完善治安管理制度,提高防火、防盗、防毒、的安全隐患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

2.门卫切实履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不讲情面,坚持原则,要始终如一地做好此项工作。闲杂人员一律谢绝入内。

(二)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治安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1.坚持一月召开一次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工作会议,在会议上由全体成员汇报本月工作,提出存在问题,由校长室布置下阶段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组织法制教育报告会和安全知识讲座,以提高师生的法制观点和安全意识。

3.建立重大事件汇报制度。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如出现重大治安事故要采取紧急措施,将事故尽快解决、制止。

(三)加大校园内部环境整治,杜绝安全隐患

1.实行全天候值日老师值日制度,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 学校上课时间,严禁学生中途离校(如有家长监护等特殊情况例外。)严禁学生家长、闲杂人员进入教学楼。

3.加强对骑自行车学生的管理,十二周岁以下的学生一律不得骑车上学。

4. 总务处定期加强电线电路、消防设施的管理与检修,及时更换破损、老化的电线。

5.班主任要加强日常规范管理工作,关注学生中不良苗头的出现,工作要细致深入,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继续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1.依靠政府执能部门,加强对学校周围因附近居民摆摊所造成的脏、乱现象。要制止周边门口在学校围墙旁乱倒、乱扔。保持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

2.继续加强对校门前道路、街道的管理。

3.继续与东湖塘镇派出所建立警校联防制度,加强联系,保证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类争创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基本常识,让学生增强安全观念,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在特定时期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集体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安全伴我行”、“我是文明小学生”等活动。

3、深入开展学生评比活动。

为确保此项活动工作顺利进行,各有关人员,充分认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重要性,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态度,努力工作,对在创建活动中的先进个人、班级予以奖励,并列入年度考核;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当、影响创建活动开展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10篇

一、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大力开展部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制定《县创建部级生态县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国家“以奖代补”和“以奖促创”等环境经济政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福山-桥头、永发-美亭、白莲-老城等3个美丽乡村带。并在此基础上做到每个镇至少创建2个示范村。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争取上半年申报成功。认真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完成福山镇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推进福山镇创建部级生态文明镇工作。积极推进大拉村创建部级小康环保示范村。

(二)认真落实低碳试点省建设工作。根据即将出台的《省低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1-2020年)》,细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_《“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省有关要求,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

(三)积极推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系列建设。加大创建“省‘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示范县”力度,争取年内正式授牌。加快推进老城开发区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工作。推进、老城、永发、瑞溪等镇申报省级生态文明镇,争取有1至2个镇申报成功。推动大丰镇才存村等条件较好的村庄创建省级小康环保示范村,争取有2至3个村庄申报成功。推进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明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风情小镇建设,打造风情小镇样板。继续开阵文明生态村建设,新建和巩固50个文明生态村。推进中学生态校园建设,完成9个镇的总规修编及154个行政村、802个自然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规范乡村建设。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确保全县生态安全

(四)加强水源地生态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全面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加强重点饮用水源、主要河流与水库、主要近岸海域和重点旅游区环境监测。大力打击南渡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养殖、采砂等违法行为与福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种植等违法行为。终止审批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内新上排污项目;加强对周边已建排污单位的监管,确保达标排放。实施“膜法”农村饮水安康工程,使35万农村、垦区、林区群众饮用水水质达到新实施的国家强制性饮水安全标准。

(五)推进“绿化宝岛”行动,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海防林、河流水库、绿色通道、村庄绿化、城市森林、生态经济兼用林、森林抚育、种苗繁育等绿化工程建设,新增造林面积万亩,争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着重抓好金马大道及海榆中线、海榆西线、西线高速、海屯高速段等主要通道的绿化美化,打造通道绿化示范路。实施中小河流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实施砖窑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使砖窑废弃地50%以上植被得到恢复。

(六)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重点领域污染防治,确保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加强加笼坪等自然保护区及重点海域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探索建立红树林保护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矿产、海湾、岸线、海岛、水域等重要资源,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组织编制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规划,防止陆源污染海洋环境。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认真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加强对医院、诊所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确保处理率达100%。加强对烧烤园、露天歌舞厅、卡拉OK茶店及位于居民区的餐饮业的监管,防止噪声扰民和油烟污染居民居住环境。

三、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

(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以老城开发区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清洁生产行动、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工程。在新建旅游景区大力推行中水回收利用,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废旧物资的回收机制,重点回收城镇和旅游景区电子产品和废旧物资。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八)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旅游产业精品。引进实力强、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公司、大企业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加笼坪、九乐山、沿海海防林、加巨水库等森林资源,打造“热带雨林休闲游”,创建西部地区旅游新品牌、新亮点。继续抓好特色旅游项目,加快风情小镇建设。加快旅游娱乐项目建设的步伐,认真做好“娱乐之都”项目详细性规划,扎实推进南渡江段水上娱乐项目建设。投入200万元打造5个县级农家乐。大力推进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申报工作,争取盈滨半岛旅游度假区、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永庆寺、台湾风情小镇和金山寺公园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强旅游景区(点)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九)高标准发展生态工业,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大力推动老城经济开发区创建部级开发区,积极引进高科技大项目。加强生态软件园建设,加快发展信息软件业。大力推进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严把工业项目环保审批关,优化项目布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的新兴工业。严格环境准入管理,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前置条件。督促排污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机制。认真解决好17家民营橡胶加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

(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1至2个上千亩的瓜菜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瓜菜生产基地4个,冬季瓜菜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产量50万吨以上,出岛量48万吨。继续抓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和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工作,计划完成户用沼气500户,养殖小区沼气5个,大型沼气3个,服务网点3个。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气-热作”、“猪-沼气-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积极拓展外海和远洋捕捞,扩大深海养殖规模,年内新增深海网箱104口,争取实现渔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1%。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抓好农产品可溯源和农药一卡通建设,成立县农产品检验检测站和信息预警服务中心,全县种植类、畜牧类、水产类三大农产品可溯源率达90%以上。完成推广测土配方实施技术36万亩,推广秸秆还田技术12万亩。

(十一)加强城乡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按时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力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圆满完成。大力实施路灯节能改造、锅炉窑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等节能工程,促进工业节能、商业和民用节能、公共机构节能。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管理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认真抓好工业、生活、农业、交通等领域的减排工作,圆满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整治工作专项行动,全面落实环保部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提出的整改要求。加快老城开发区东区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及污水管网配套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厂、老城开发区西区污水处理厂等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投入3330万元,建成6座垃圾中转站及12座垃圾收集站;完成所有镇墟垃圾回收运输车、自然村垃圾回收池和自然村卫生员的配备。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和农作物残渣污染防治等工作。投入280万元,新建农村卫生户厕3000座。

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十二)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科技活动月、节能宣传周等活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的科普活动。加强农业节能减排、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与指导。开展生态文化进校园活动,改进中小学校环保课程教育,提高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积极推介节能减排、绿色建材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引导、示范、带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科学使用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培训,编印生态现代化知识手册,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

(十三)加强科学决策,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建立社会经济环境综合决策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强化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盘活闲置土地和城镇低效用地,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推进建立健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十四)加强生态县建设科学研究,科学规划生态县建设。尽快完成《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争取上半年报县人大批准实施。鼓励生态环保、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五、推进人口生态体系建设,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十五)实施人口控制工程和健康安全保障工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突出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完成省计生工作年度考核任务。深入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活动,全面推进地中海贫血早期防控体系建设,筑牢出生人口质量第一道防线。继续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和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十六)加快文化体育与教育事业发展。投入万元,新建“两场”(篮球场、排球场)50个,升级改造戏台50个,按标准建设或升级改造文化室115个,实现全县8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文化室。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投入6050万元,建成10所乡镇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3600个;投入亿元,完成县职校扩建工程,新增学位3000个。

(十七)实施就业与社会保障工程。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做大做强服务员和保安的就业品牌,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从85元人/月提高至100元人/月。将城乡低保在原基础上每人每月提高50元,达到全省上游水平。做好长寿补贴发放工作。

六、推进生态县建设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文艺工作计划 第11篇

1、充分发挥各单位负责人带头作用,利用宣传标语、及环保知识传单,围绕环保工作,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进程。引导和发挥员工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在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要针对员工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搞好宣传工作,并搞好环保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

2、继续搞好环境警示教育,把员工参与环境监督作为加强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

3、要深入宣传发动,增强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环境保护意识,今年我们要着重加大环保工作宣传力度,全员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并在明年“”世界环境日我把厂建设成为天水市“环境友好型企业”典范,并在未来三年里力求把我厂建设成为我省最具“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