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通用3篇)

时间:2024-03-01 09:57:53 作者:admin

老人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 第1篇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养老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的_,就有一批提案涉及这方面的问题。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同的地区呈现不同的现实情况。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武汉市 社区 空巢老人 生活状况 心理健康

一、导言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而就整个武汉市而言,据其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止5月,武汉市有老年人130余万人,空巢老人约占30%,约39万人。并且随着独身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可以预见,武汉市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近年来,以汉口百步亭社区为代表,武汉的一些社区正在大力倡导空巢老人关爱服务,开展了针对空巢问题的“结对子”等志愿服务活动,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和政府的关注,但是目前关于武汉市空巢老人的研究却鲜见报道。因此,对武汉市空巢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今后关爱空巢老人这一方面,具有可参考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一)调查目的

一方面了解武汉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为今后在武汉市社区开展空巢老人关爱服务提供背景资料和依据;另一方面了解社会不同群体对于空巢现象的观念和态度,从中探讨让空巢老人生活更幸福的出路,并预测未来空巢现象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地点及调查对象

我们走访了武昌的珞桂、方桂圆、广八路、仪表厂、四眼井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口的荣东、荣西、荣华、玉带、集贤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汉阳的自立、青石桥等社区及其周边的大街小巷,共获得有效问卷284份。其中A卷58份,B卷142份,C卷84份。在A部分针对空巢老人的调查中,男性占,女性占,其中60-70岁的占,70-80岁的占,80-90岁的占,其整体文化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上的只占。信息缺失;在B部分针对18岁以上不同群体的调查中,男性占,女性占,初中及以下的占,高中的占,大学及以上的占,信息缺失,而在年龄分布上,18-25岁的占,25-35岁的占,35-45岁的占,45-60岁的占,60岁以上的非空巢老人占。

(三)调查方式

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同时结合相关文献、权威报道及养老政策进行资料收集和探讨。我们的调查问卷分成A、B、C三个部分。A部分是针对空巢老人的,旨在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B部分是针对18岁以上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括非空巢老人),旨在了解这些不同的中青老年群体对空巢现象的观念和态度;C部分是针对所有的老人用的一个积极的心理健康测量表,叫做“老年人生活幸福满意度量表”,旨在通过量表对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整体情况做一个对比分析。另外,我们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辅以一般性的描述分析,并对个案进行较深入的分析探讨。

(四)调查限制

首先,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此次调查虽然遍及了武汉三镇,但都是局部调查,主要以武昌的洪山区、江夏区,汉口的硚口区,汉阳的汉阳区腰路堤为调查范围,因此调查出来的结果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参考,并不能详尽地代表整个武汉市的情况;其次,为了避免空巢老人对我们的突然来访存在着心理上的惊恐和不信任,我们小组成员决定采取户外调查的形式,在社区及其周围寻找调查对象,这种调查方式的局限是难于调查到那些高龄行动不便的或卧病在床的空巢老人,只能通过在调查其他空巢老人的过程中间接获得他们的信息。最后,受老人们年龄和知识的局限,调查问卷绝大部分需要我们调查组成员根据其回答内容代填,且受其吐字的清晰度和本地武汉方言的影响,每一份问卷和一份心理测量表的题目问下来所需时间过长,平均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因此在单独调查空巢老人群体这一部分,我们只能根据不同的空巢类型,有针对性地调查了武汉三镇的58位空巢老人,其样本容量不够充足,调查出来的结果也只能是代表性意义的参考。

三、数据分析与调查个案

(一)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1、在生活来源和医疗保障方面

由表1得知,因为武汉市的空巢老人大都年轻时候在某企业上班,退休之后享有退休金,其生活来源来自退休金(只有剩下的极少部分是来自子女负担和自己的积蓄),大致在1000-1200左右,但退休老干部或者公务员的退休金一般都较高,在-3000左右。且部分较贫困的空巢老人享有国家的200-400元不等的低保。而在医疗费用问题的解决上,有是来自医保,但每个月的医保费用只有90块钱;是单位或者街道社区部分报销;极少部分是由子女负担的。空巢老人们普遍觉得医疗费用高,生不起大病。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

从整个情况上来看,武汉市的养老措施实行得较好,基本上满足了老人们的生活需要。另外,我们还了解到:武昌、汉口和汉阳区的空巢老人们的生活水平差别较大,武昌汉口的空巢老人大多退休金较高,生活水平较高,而汉阳区的空巢老人大都退休金较低,且医保也较低,生活大都只处于温饱水平。

2、在生活开支和经济压力方面

如图2、3可知,空巢老人们生活开支总体处于中低等水平,除了害怕生病,大部分空巢老人不觉得有什么经济压力。但对于经济发达,商业中心城区,如汉口硚口区,消费水平较高,空巢老人们经济压力相对较大。

3、在生活照顾与子女关系方面

(1)在生活照顾方面,因为调查的绝大部分是中低龄空巢老人,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调查中的空巢老人能自己照顾自己。且因被调查的空巢老人有配偶健在,故在其生病的时候,有的空巢老人是由老伴照顾,的是由子女照顾,另有的是由医疗护理人员照顾。在此基础上,数据显示,的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其原因主要有:主观方面来讲,自己不愿意住在那里,因为没有自由,且照顾和伙食也有所欠缺;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养老机构花销太大,无法负担,有的是因为子女不同意。剩下的的老人愿意住在养老机构,大都认为住在那里的都是老人,可以聊天做伴,且这部分老人认为养老机构的伙食比自己现在的状况要好。

(2)在与子女关系方面,空巢老人们的子女一般是生活在本地的,只有极少数的生活在外地或者国外。数据还显示,造成空巢老人与子女分开住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而与子女分开居住,同样的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另外的空巢老人是因为自己希望独立生活,还有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住房条件紧张等约束而与子女分开居住,而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只有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婚嫁在异地成家而与子女分开去住,剩下的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具备所需物资条件,但赡养老人观念淡薄所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大部分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只有极少数老人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原因想自己独立生活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从调查中我们还得知,空巢老人们的子女很少与其联系的比率占,而空巢老人们经常主动和子女联系的比率占。这说明很多空巢老人迫切希望与子女保持更多的联系,尽管大部分空巢老人理解并习惯了子女不在身边。

4、在社区服务设施与其休闲娱乐方面

(1)在社区服务设施上,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硬件设施方面,社区针对老人们的休闲娱乐设施很少,老人们提到的休闲活动场所主要是公园、广场之类的,但离老人们生活的社区有一定的距离,身体好且喜欢运动的老人们会去走走,绝大部分的老人们觉得太远了不想去。另外,我们所调查的三个镇的社区都没有安装类似求救门铃、求助遥控器之类的针对空巢老人在紧急情况下呼叫帮助的系统;而在软件设施方面,很少有社区或社会志愿者给空巢老人提供服务。至于大学生志愿者,在为空巢老人服务方面,有如下数据可以说明。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大学生为空巢老人提供的志愿服务较多,但大部分老人对大学生的服务感到不习惯。问到其原因,空巢老人们表示,因为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理,不需要大学生提供服务,且大学生提供的服务一般都是打扫清洁之类的。除此之外,还有些老人希望过安静的生活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2)在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上,我们通过调查得知, 的空巢老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是聊天串门,有的会在闲暇时间看看电视和报纸书籍,同时,50%的会选择打太极,散步之类的放松方式,还有的空巢老人喜欢聚在一起打牌,只有极少数的约为的空巢老人会选择出远门旅游。

(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积极的心理健康量表,即“老人生活幸福度量表”的分数统计可知,整体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达到66%,处于中等水平。在这份量表中,有约的老人估计今后的生活无法预料或变坏,的老人有时感到孤独,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的老人感到生活无目的,老人们的总的幸福满意度为。其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低于非空巢老人,且受教育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幸福满意度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人。

(三)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1、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由A、C部分的数据分析可知,武汉市空巢老人的整体生活状况处于能基本上满足需要的水平,因生活困难而产生的悲观、焦虑、无望等心理问题较少,但这种因为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还是存在于一部分空巢老人身上。

家住梁山头村的老奶奶(不愿透漏姓名),现年74岁,住在老年公寓旁边的低矮的房子里。老人每个月只有200元的生活补贴,但是老奶奶却说村里把她每个月的生活补贴都克扣了。我们从周围的居民口中了解到,所谓的“克扣生活费”实际上是因为老人的孙女住了本该由老人住的老年公寓,老人不得不住在村里出租的房子里,每个月的房租是200元,故村里从老奶奶的生活费中扣除了2400元的生活费。奶奶因此多次找村里理论,但是村里的负责人却不予理睬。当问及老奶奶的子女时,老奶奶显得非常激动,从她口中我们得知,她的子女都不是亲生的,所以现在很少来看她,也不给她打电话。老奶奶的身体不是很好,虽然勉强能自理,但是遇到生病的时候,就只有拜托周围的邻居陪伴她去医院了。同时,医药费也是个问题。老奶奶似乎有些不太爱说话,平时也不喜欢串门什么的,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奶奶和你希望子女能来看她,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活一天算一天。与其他住在老年公寓里的老人们不同,老奶奶感到生活很不幸福,对一切感到无望,冷漠。

2、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间接影响其生活状况,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我们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空巢老人在与我们的交谈中表现得很积极、乐观、豁达。谈到子女不在身边,都表示很理解;在谈到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上,都觉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了;而谈到未来生活的变化时,都持较乐观的态度;最大的愿望是一直淡然、平静而从容地生活着。但这部分的空巢老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汉口硚口区荣西社区的一位李爷爷,现年67岁,精神很好,和老伴生活在一起。只有一个儿子,在国外成家立业了。李爷爷不和儿子一起住已经整整了。谈到对儿子的思念上,李爷爷泪流不止,但一直微笑着。李爷爷以前是武钢的高级机械工程师,现在的退休金一个月有1200元,老伴以前是在化工局工作的,一个月也有1100元。两老的生活不愁。李爷爷说自己平时喜欢种种花花草草,每天看看报刊杂志,没事出去散散步,觉得生活过得充实而满足。尽管思念儿子及孙子们,但老人还是比较看得开,对儿孙们没什么要求,只是希望他们平平安安地过。至于自己,李爷爷说,他会继续平静而充实地生活下去。

(四)预计未来空巢发展趋势

我们针对18岁以上的其他社会群体以及非空巢老人进行了社会调查,以便全面的了解到社会上其他群体对空巢老人现象的看法以及预测未来空巢老人的发展趋势。以下是两组我们在社区调查得到的数据图形。

对图形进行分析,我们可知:

(1) 在社会不同群体在对空巢老人的了解程度上,的人是对空巢老人基本了解的,的人是对空巢老人几乎不了解或者完全不了解的,只有的人是很了解空巢老人的。但同时,有的人们都表示担心空巢老人的生活。

(2)在中青年群体对待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认识上,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居住在一起,只有的人觉得自己不能和父母居住在一起。其中,不能和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原因,的人是因为自己在外地求学或因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而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是因婚嫁在异地成家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人是因为父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产生冲突与矛盾选择独立生活而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同样比例的人是因为自己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或老人不愿加重子女的负担而不能生活在一起,还有的人受自身住房条件紧张等条件约束无法与子女或老人同住。

(3)在对非空巢老人的调查上,结果显示,非空巢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基本相同,但唯一不同的是心理状况。非空巢老人因为有亲人的陪伴而没有孤独感,这恰恰是空巢老人多数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非空巢老人大多因为住房条件紧张而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老人们同样享有退休金和医保之类的社会保障,并且大部分存在“啃老”现象,子女因下岗等其他原因经济条件不好,老人的退休金不仅要保证自己的生活,有时候还要补贴子女,这种情况在汉口、汉阳居多,武昌相对较少。

(4)在对待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的现实问题上,调查显示,的人表示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不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他们大都表示因为自己比较希望独自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有的人认为自己不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自己的子女不和自己住在一起,剩下的的人们认为将来的事情不可预测,因而不清楚。

四、调查结论

(一)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空巢老人的生活来源以企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为主,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基本生活需要能满足,经济压力相对较小。但在医疗费用的解决上,虽然每个月90块钱的医保占了一半以上,但只能用于看小病,空巢老人们普遍医疗费用花销大,生不起病仍成为其最大的担忧。

2、绝大部分中低龄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自己照顾自己;在于子女的关系上,一半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为避免冲突或因为子女学习工作忙,压力大无暇照顾老人而独自居住的,有相当一部分的子女很少与空巢父母们联系,老人们迫切希望与子女保持更多的联系。

3、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不愿意住在养老机构,究其总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是自己认为住在养老机构没有自由,且照顾和伙食也有所欠缺;而从客观方面来讲,有的是因为养老机构花销太大,无法负担,有的是因为子女不同意。

4、调查的武汉三镇的部分社区针对空巢老人的休闲娱乐及安全方面需要的服务设施很少,空巢老人们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是聊天、看电视、打牌,休闲娱乐方式较单调。

5、社区或社会志愿者给空巢老人提供的服务较少,而大学生志愿者虽然给空巢老人提供的服务较多,但大多是陪同聊天打扫清洁之类的,绝大部分的空巢老人们感到不习惯。

(二)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总体上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对生活的幸福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2、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空巢老人,受教育程度高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比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人好,男性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女性空巢老人好。

(三)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态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生活状况越差,其心理健康状态也越差。

2、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越好,其生活质量越高。

(四)对预计未来空巢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人群对空巢老人的关注程度较低,对其了解较少。

2、大部分的中青年人目前认为自己可以和父母居住在一起,至于少部分觉得自己不能和父母住在一起主要原因是觉得与父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难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次要原因则是由经济条件及其他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导致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3、十八岁以上的中青年群体绝大部分可以接受现在或将来不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表示希望将来过自由自在的独立的老年生活。

五、建议和对策

(一)在子女关怀和照顾方面

1、空巢老人的子女必须尽到经常联系老人、看望老人,照顾老人,给老人提供生活保障的义务。在这方面,舆论可以监督,社区可以根据空巢老人的具体需要,帮助空巢老人与其子女联系,比如可以按照为其建立的信息资源库,定期与空巢老人们的子女联系,提醒其要慰问父母或者来看望父母等。

2、对于高龄、丧偶、有疾病的空巢老人,子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为老人请受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护理或保姆,以尽孝心。

3、子女应支持丧偶空巢老人再婚。对于丧偶的长辈,家庭成员应排除社会偏见和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支持老人寻找合适的生活伴侣,安度晚年。

(二)在社区服务方面

老人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 第2篇

社区服务感想: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劳动中,我知道了自己许多不足之处。这次在社区服务两周,我也算是亲身投入了实践当中,而且我都努力的完成我该做的任务。刚开始去居委会的时候,居委会主任参观了居委会办公的地方,认识一下居委会成员,后来主任安排我扫地拖地擦桌子窗户等.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我仍然坚持,因为我知道这是我第一次社会实践,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后来主任安排我整理文件打字打印文件,这些事对我来说很简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所以我在居委会有很多的空闲时间.我就利用这些多余时间与居委会叔叔阿姨交谈,询问他们一些有关社区情况。他们很乐意地告诉我有关社区的情况等。我每天都很认真的完成主任安排给我的工作任务。

通过两周的实践,我发现居委会成员个个都很有责任感,做事情都很认真,每当有居名来居委会办事的时候,他们都很热情的接待和处理事情。

社会实践感悟:

通过这次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实践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居委会主任安排给我的事情,耐心的听居委会成员给我讲有关社区居委会情况。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老人满意度调查测评报告 第3篇

社区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大背景下,社区建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重心在社区、力量源泉在社区、成效体此刻社区。为了进一步贯彻区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会议”相关工作要求,区政协专题调研组对我区社区建设情景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景报告如下:

一、社区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区进取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税源经济是全区事业的生命线,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的永恒主题”的发展思路,坚持主题引领,共同治理,普惠服务,专业推进,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以示范城区创立为动力,推进礼貌和谐社区建设

我区把和谐社区创立与礼貌社区创立紧密结合起来,以创立星级礼貌和谐社区为总抓手,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优化社区建设环境,创成“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区64个社区先后被命名为“市和谐社区”,其中8个社区被命名为“省和谐社区”,11个社区被命名为“市和谐示范社区”。工人新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目前,以社区为平台、社工为抓手、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的“三社联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年8月,我区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授予“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

2、以深化社区民主自治为重点,加强社区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4、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区普惠化服务

建立以城市低保制度为基础,与低保边缘救助相衔接,以医疗、教育、住房、助残、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互助、慈善救助等社会帮困手段为补充的新型救助体系。在完成“三美元计划”基础上,年开始实施无就业本事低收入家庭每人每年“万元保障计划”,低保家庭纯生活保障水平已到达630元。大力实施“亮居工程”项目。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福利机构为骨干”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网”实现60岁以上孤寡、独居和困难空巢老人免费服务全覆盖。,用于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资金达260万元,用于民营社会福利机构的资助到达673万元。全区机构养老床位总数到达目前2703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4张。年正式开通了首家智慧社区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

5、以社区软硬件建设基础为载体,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经过新建、租赁、共享等途径,并建立新增面积装修补贴、租赁补贴制度,社区办公服务条件有所改善。我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总面积(含共享)从年的18271平方米上升到此刻的81639平方米,全部到达每百户30平方米标准。社区办公经费到达7-12万元。所有社区都配备计算机、触摸屏、数码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施。“”生活服务求助热线被市民政局确定为市唯一的民生服务热线,满意率达。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我区社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根据中央、省市关于社区建设的工作要求,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社区建设的需要出发,我区社区建设工作还有必须差距。

1、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