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工作总结(优选4篇)

时间:2023-11-30 08:09:07 admin 蝼蚁资料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1篇

上半年以来,我努力工作、认真履职、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同事的热情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半年来我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批评指正。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今年以来,我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依托学习强国平台,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学习笔记,自觉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力求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仰,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化拥戴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坚定性自觉性,坚决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做到_提倡的坚决响应、_决定的坚决执行、_禁止的坚决不做,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_员。

2、积极做好牛产业发展及宣传工作

今年,我紧紧围绕全市扶贫攻坚工作要求,继续强化牛产业作为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增收“首位产业”的发展理念,立足全市牛产业发展实际,主动参与,积极做好产业发展和宣传工作。一是全程参与了“平凉红牛战略性主导产业推进行动方案”的起草工作。二是完成了“平凉红牛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方案起草修改工作。三是参与了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开工仪式和平凉红牛产业发展座谈会。

3、积极担当,完成单位日常业务工作

在今年的业务工作中,我积极担当,努力作为,始终把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严格要求,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加强学习,勤于探索,力求理论结合实际,做好单位日常业务工作。积极完成了《平凉发展年鉴2018》中有关单位情况的资料整理。二是参与平凉市农业互助担保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相关工作。

4、积极钻研,参与牛产业项目申报和实施

今年以来,我在做好单位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牛产业项目建设,钻研项目研究,专业科研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依托市上计划建设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肉牛种质科技创新基地暨平凉红牛核心育种场”项目,积极申报了市科技计划项目“平凉红 牛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扩充了牛产业开发项目储备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在工作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业务能力和处事能力有了进步,虽然收获很大,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学习依旧不够,实践经验积累不足

理论学习不够积极,缺乏刻苦钻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时常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对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精神和政策学习和领会不够系统、全面,缺乏积极主动的钻研精神。对专业理论缺乏系统性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还不能很好地用理论去指导实际工作,基层经验不足。

2、创新意识依然不强,精益求精精神缺乏

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创新意识不够强,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思路不宽、不活,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有时还存在畏难情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尤其是在材料写作方面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常因工作任务多、难而降低了工作标准,放纵自己,缺乏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3、执行力度仍然不够,创新勇气和魄力欠缺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够严谨,消极等待现象严重,遇事考虑不够周全,处事不够果断,有时拖拖拉拉,工作满足于正常化,平稳有余,创新不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

三、下半年改进计划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将在下一年的工作中,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经验积累,提升工作能力

理论知识的获得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实践经验的积累在于平时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两者相辅相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常与领导同事学习、多沟通、多参与、勤思考、活应用,真正做到能学会用,学用结合,全面提升写作和工作能力。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2篇

201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扶贫部门的倾力支持和县直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大力开展产业化扶贫工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深化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地制宜,整合投入,着力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村级主导产业。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产业化扶贫政策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大力扶持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其中水梨1000亩、桂花苗木500亩,新建和改造茶园3000亩、大棚蔬菜100亩,通过产业扶贫,网络带动7万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贫困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已日趋成型。

(二)开拓市场强龙头,积极培育农业企业发展壮大

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结合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和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开发杭白菊种植产业。在时间紧、任务重、群众缺乏生产技术和种植习惯等不利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今年共种植菊花2000余亩,其中我办负责扶贫重点村共种植500亩,到目前为止,菊花收购与加工基本结束,全县共收菊花60万斤,高产田比去年单产每亩增幅750斤,实现大丰收,同时,华林镇共同村,温泉镇板桥山村等扶贫和移民村,今年还成功实施了“钢架大棚蔬菜种植示范项目,该项目对周围几个村寨都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明年我们将继续重点推广一批具有深远影响及很强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的项目,使之成为我县一项新的扶贫产业。

(三)扶贫到户促增收,切实帮扶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今年以来,我们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不放松,把帮扶贫困农户发展致富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产业扶贫到户与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与村级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帮助贫困户确立增收项目,确保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000余亩,基本实现了贫困户都拥有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到户,加大对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使一大批贫困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有效缓解了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难题。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扶贫互助社作用,用足用活扶贫互助资金,解决了部分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贫困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缺乏对科学养殖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极少数困难群众思想僵化保守、固执,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二)经营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小商贩的收购,贫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在部分群众中存在。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三)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上级扶持力度也十分有限,仅凭这种鼓励补贴式的扶持很难解决特殊困难户的脱贫问题;二是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依赖政府补助的意识较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产业化扶贫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产业特色,继续走好产业扶贫之路,使更多的农户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

(一)加大汇报力度,抓好政策资金争取。为了进一步抓好我县产业化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积极向省市扶贫部门加大汇报力度,及时掌握上级有关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小额信贷贴息资金,重点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贫困村产业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认真组织落实各重点村的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及时搞好指导和服务,抓好跟踪督办。

(三)加大服务力度,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加强对全县确定的产业化扶贫重点龙头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帮助搞好企业当年发展规划,及时申报贴息计划,集中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使龙头企业搞好建设,做大规模,壮大实力。

(四)强化技能培训,抓好农业科技推广。结合贫困户实际,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户选准增收项目,科学规划,指导各村搞好优良种苗的引进和推广,会同农业、科协、茶办等部门开展好送科技下乡活动。

(五)及时掌握政策,抓好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发放工作。20xx年,我们将结合扶贫小额贴息贷款有关政策,进一步抓好各重点村农户和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工作,对申报的产业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进行审核确认,同时加强对各乡镇扶贫项目办的业务指导,确保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工作规范运作。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3篇

一、**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市总体安排部署,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采取“中医诊法、计生管法、狙击战法”,举全县之力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年超额完成省定重点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减贫任务。

一是扶贫搬迁首战告捷。全县精准锁定易地搬迁对象17177户49106人,踏勘选址集中安置点428个,其中设计批复342个,开工建房310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375户24275人,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3500户11236人的。全年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296户,补助资金2410万元,住危旧房贫困户减少47%。

二是产业培育同步推进。突出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创新实施“能人带动、集约经营”“资产投资、村户受益”“入股分红、化解风险”等十大扶贫模式,探索实践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创业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发展产业得现金、政策支持得奖金“五金”增收模式,全县80%以上贫困户纳入产业脱贫对象,**年度70%以上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在产业链上。

三是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创新驻村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项目管理、资金统筹、金融扶贫、督查问责等机制,构建了整套扶贫政策体系。全年累计统筹扶贫资金亿元,组织发放各类贷款亿元,其中发放扶贫小额贷款亿元。

四是社会扶贫效果明显。积极对接国烟扶贫项目,抢抓省内区域协作扶贫、定点对口帮扶机遇,累计争取扶贫资金亿元。大力实施“千企帮千村”帮扶活动,成立52家扶贫协会,动员200余家非公经济组织、500余名企业家和回归创业人士精准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落实社会帮扶项目2500个亿元。

五是扶贫品牌全面打响。圆满承办全省交通扶贫现场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质量监管现场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推进会、全市旅游扶贫现场会,扶贫资金绩效考核连续4年获省A类等次,脱贫成效考核获省优秀等次,县扶贫办被评为“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累计接待省内外观摩学习2000余人次。

二、**年脱贫攻坚基本思路

**年,我们将按照“精准脱贫,不落一人”总体要求,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坚持易地搬迁与产业发展同步、精准扶贫与精神脱贫兼顾、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并举,确保全面完成省定脱贫人口和重点村出列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掀起“春季攻势”。巩固**年以来脱贫攻坚良好势头,坚持先难后易,扎实开展以扶贫信息大识别、扶贫问题大整改、扶贫项目大开工、扶贫政策大落实、扶贫帮扶大竞赛、扶贫资金大检查、扶贫干部大培训为主的精准扶贫“春季攻势”七大行动,全面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为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打牢基础。

二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适度集中为主,集中率不低于60%的原则,在保持总量和对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高位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力争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三是发展持续脱贫产业。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扶持发展以茶叶等为重点的种养殖及加工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确保全县70%以上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带动增收脱贫。培育壮大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脱贫,力争全县贫困村合作社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县20户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建成规模适度的产业基地。

四是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医疗、民政、金融、旅游等扶贫工程,用足用活中央、省、市各项扶贫政策,确保全县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万人(次)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万人以上,发放小额信贷6亿元以上,农户评级授信达到全覆盖,贫困户小额贷款覆盖率达到40%以上,低保、五保、新农保、高龄补贴等政策兑现率达到100%。

五是凝聚扶贫工作合力。坚持激内力与借外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党建促脱贫。整合中央、省、市对口帮扶单位项目资源,加强省内区域协作扶贫和定点对口帮扶,力争各类社会帮扶投资额达到10亿元以上。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价值理念,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创建全省“精神扶贫”试点县,每年评选表扬200户“十星级脱贫示范户”,确保群众测评满意度达到100%。

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4篇

县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对产业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破解问题难点。县农业农村局作为产业扶贫牵头单位,承担推动各类支持项目的落实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指导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的职责。2017年在脱贫攻坚战决战之年,我局率全省之先成立产业扶贫办,压实责任,确保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2020年通过召开产业扶贫工作会议,研究决定,调优各地产业扶贫办人员,建立月调度制度,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发展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

为全力推进产业再帮扶精准施策工作,实现产业扶贫工程无缝对接贫困户,拓宽贫困户稳定增收渠道,我县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群众参与”的原则,创新受益扶贫模式。

3、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受益业源:产业扶贫资金或贷款投入公司(合作社)所获的分红。受益对象:纳入公司(合作社)产业项目扶持的贫困户。操作方式:乡镇将县分配的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公司(合作社),固定分红扶持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要以资产做抵押与乡镇签订合同,收益金不低于产业扶贫资金投入的12%。

(三)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以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为总抓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扶贫产业,着力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依靠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县共建设以果业为主的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基地82个,总面积9854亩。按照“县扶持、乡监管、村实施、户参与、利分成”建设原则,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参与为主,其他农户、村集体等经营主体也可以以土地、资金、技术入股参与,从而贫困户、村集体、管理方、投资方等利益联结机制。

(四)强化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1、加大扶贫产业投入,2020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9125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万元,占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总额的,同比增长。2020年我县启动了贫困户种植早稻补贴政策,对从事早稻种植的贫困户提供免费种子,并按每亩300元进行补助。2019年和2020年我县分别投入346万元和万元,加强全县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基地管护投入。

2、建立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和产业贷款贴息等制度,共投入1012万元,为企业和有意愿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分担产业贷款风险代偿责任,缓解贷款风险,实现全县发展产业贫困户应贴尽贴,满意度达96%以上。

3、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一是2016年以来,我县结合新型农民职业培训,有针对性的对贫困户开展经营能力培训和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80余名贫困户,促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2018年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共安排103名产业指导员,对全县6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下派1-2产业指导员,负责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服务,累计开展产业指导2000余次;三是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大学院校合作组建扶贫技术专家组,发挥药用植物园组培搂葛研究所综合检测中心等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建立农技推广服务特聘制度,现已特聘3人。

(五)做好“农业+”文章

我县将农业与秀美乡村、精准扶贫、休闲旅游发展相结合,做好“农业+”文章。一是做好“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横峰采摘”品牌名片。我县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葛源镇崇山头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休闲乡村,创建了石桥秀美梯田、梧桐畈荷塘月色、姚家好客王家、燕辰葡萄乐园等8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先后举办新篁割蜜节、桃子采摘葡萄采摘节、柚子采摘红薯音乐节等活动,既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达到以农促旅、以旅促农的理想成效。二是做好“农业+电商”的发展模式。在引导“消费扶贫”的同时,依托农村e邮、农村淘宝、县电商产业园、县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等互联网渠道,放大横峰休闲农特产品品牌效应,鼓励和引导县内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加入互联网渠道,实现横峰农特产品走出去。全县直接从事农村电商的企业和个体户达500多家,实现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我县我家土特产公司的葛系列品和蜂蜜做特供产品进入上海复星集团、上海腾讯、吉利汽车等公司。同时,在电商众创园建立了农业众创吧,为我县新农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建立了60家村益农信息社(其中4家社长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130户,组织7次益农社社长及会员培训,帮助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解决了生产问题100余次,挽回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实现部分贫困户产品在线上销售和农资团购模式采购,提高农产品卖价,降低农资采购价。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我县率先完成葛源镇葛产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申报工作,将横峰葛产业品牌推向全国;“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加大,绿色食品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有机企业2家。其中有绿色有机茶、绿色有机柚、无公害大米、春桂葛,春华绿茶等7个认证产品。

(六)强化常态督导

不定期对产业扶贫工作开展产业基地管护情况进行调度,及时了解产业扶贫的进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三个县督导组作用,对全县各地的产业扶贫资金使用、基地管护和带贫益贫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确保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取得实效。

三、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产业加强管理提高品质和市场销售等问题,需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产业发展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制定产品生产标准,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果实套袋等技术,提高品质;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培育好龙头企业销售市场经纪人,实行“龙头+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抵御市场风险;四是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初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完善市场中介服务,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经销大户和农业经纪人参与市场建设;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发挥各种合作组织的作用,支持组建合作联社,加大龙头支持力度。